论坛风格切换
  • 27689阅读
  • 43回复

G1所有地球形态的飞机的真实版(资料修正加图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6-22
— 本帖被 超越急速火 执行压帖操作(2012-03-17) —
米高扬在http://www.tfg2.com/read.php?tid-18764-fpage-2.html中介绍了所有G1变形金刚的飞机形态,在此我作以资料介绍
旋风=黑鹰直升飞机 
研制国家:美国

  型号: UH-60“黑鹰”

  研制单位: 西科斯基公司

  现状: 现役

  一、 概述:

  1972年,美国陆军展开了一项名为“通用战术运输机系统”(UTTAS)的计划,该计划决定用一种飞机取代UH-1系列直升飞机用于部队运送、指挥控制、伤员撤离以及侦察。最后决定由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和波音公司的YUH-61A竞争该计划的订单。两种飞机均于1974年首飞其中波音公司的YUH-61A旋翼为四片复合材料桨叶,使用与YUH-60A相同的发动机,可以搭乘11人。1976年12月,西科斯基公司赢得了合同,开始制造UH-60A,起名为“黑鹰”(Black Hawk)

  二、 性能指标:

  长19.76米,机身宽2.36米,高5.13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由于大量采用各类树脂和纤维等复合材料,其空重较轻。该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0吨,最高时速292公里,航程603公里。

  旋翼直径16.36米,尾桨直径3.35米,机长(旋翼、尾桨旋转)19.76米,(旋翼、尾梁折叠),机身长15.26米,机高(尾桨旋转)5.18米,(至桨毂顶部)3.79米。

  最大允许速度361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293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高度1220米,35摄氏度)268千米/小时,垂直爬升率(海 平面、32.2摄氏度)3.55米/秒,实用升限5790米,悬停高度(有地效、35摄氏度)2895米,航程(最大起飞重量、最大内部燃油、30分钟余 油)60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18分钟。



  三、 结构特点:

  黑鹰的主旋翼由钛合金和玻璃纤维制造,发动机为两台1622轴马力通用电气T700-GE-700涡轮轴发动机并列安装于机身顶部的两肩位置,

  4片直径16.36米的全铰接式大弯度旋翼可以折叠。为改善旋翼的高速性能,桨叶还采用了先进的后掠桨尖技术。4片昆桨设在尾梁左侧,以略微上倾的角度安装,可协助主旋翼提供部分升力。另外尺寸很大的水平尾翼还可增加飞行中的稳定性。

  两扇推拉式舱门开关方便,可保证载员迅速进出。

  四、 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黑鹰”航电设备十分齐全,除各种先进的电子战装置外,机身上部还设有专门对讨热寻的对空导弹的AN/ALQ—144红外干扰机。这种绰号“迪斯科旋转灯”的有源红外干扰装置几乎装备了所有美军现役直升机,它可以精确模仿直升机发动机废气的红外光谱,干扰导弹的热寻的导引头。




  五、 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黑鹰属于师级运输直升机,与UH-1相比,它大幅度提升了部队容量和货物运送能力。在大部分天气情况下,3名机组成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操纵将飞机运送1个其装满员全副武装的11人步兵班。在拆除8个座位后可以运送四个担架。黑鹰的正副驾驶座都有防弹装甲保护,该装甲可以防护23毫米脱壳弹攻击。黑鹰还有一个货运挂钩可以执行外部吊运任务。

  黑鹰配备了两挺挺M60D 7.62毫米机枪,必要时可进行火力支援。

  “黑鹰”作为突击运输直升机在执行低飞作战任务时,极易遭受地面火力攻击,故该机在提高生存力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其矾身及旋翼在制造上大量使用各 类防弹材料,驾驶舱和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均设有装甲:两台发动机由机身隔开,相距较远,如有一台被击中损坏,另一台仍可继续工作。而“黑鹰”的抗坠毁措施尤其值得一提,它采用的固定式抗坠毁起落架、机身下部的蜂窝状填料,以及高效减震座椅等,据说可保证机体在30米高度以8米/秒左右速度作粗猛着地时,最终传到乘员身上的撞击动能已被逐级减至人体可承受的水平。同时该机的坠毁传感器和易断连接器可以立即切断电气系统,防渗漏燃油管路及自封油箱将保证坠机后不至因漏油而失火。

  UH-60机身长,且低矮,使其可以装进C-130运输机之中运送而不比拆掉旋翼。C-141可以运送两架,C-5可以运送5架。




  六、 装备情况及型号演变:

  “黑鹰”及各类变型直升机自1979年投放市场以来,目前已售出约3000架,在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都拥有用户。美国陆军自己也装备有1600余架。

  S-70A

  美国陆军型号 UH-60A, UH-60C, UH-60L, UH-60M,UH-60Q,AH-60L, EH-60A, MH-60A, MH-60K,MH-60L

  美国空军型号 UH-60A, HH-60G, MH-60G

  美国海军型号 MH-60S

  美国海军陆战队型号 VH-60N

  以色列国防军型号 猫头鹰(Yanshuf)

  日本自卫队型号 UH-60J和UH-60JA

  S-70B

  美国海军型号 SH-60B、MH-60R、SH-60F、HH-60H

  美国海岸警卫队型号 HH-60J

  日本海上自卫队型号 SH-60J、SH-60K

  西班牙海军型号 HS.23

  中国台湾海军型号 S-70C(M)-1、S-70C(M)-2

  美军按照用途不同又将黑鹰分成C、E、H、M、S、U、V七大类,这仅仅是黑鹰国内型号,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黑鹰又各有不同的型号。在其国内型号中,UH-60系列是最早服役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类,U即通用,这类黑鹰有UH-60A、 UH-60C、UH-60G、UH-60L、UH-60M、UH-60P、UH-60Q、UH-60X八种;CH-60是货运型黑鹰,专门执行货运任务, 其中C代表货物,该型总共出现过CH-60S一种;EH-60是特殊电子战黑鹰,E即电子战,共有EH-60A、EH-60B、EH-60C、EH- 60L四种;HH-60是搜索和救援型黑鹰,共有HH-60A、HH-60D、HH-60E、HH-60G、HH-60H、HH-60J六种;MH-60 是多用途黑鹰,主要用于执行特战,共有MH-60A、MH-60G、MH-60K、MH-60L、MH-60S五种;SH-60是反潜型黑鹰,共有SH- 60B、SH-60F、SH-60R三种;VH-60是政要人员专用运输机,共有VH-60A、VH-60N三种型号。

  七、 作战使用:

  UH-60及其改型被广泛装备于美军各支部队。用于战斗人员运送、物资运输,后勤补给,突防、反潜反舰,火力支援,搜救,伤员救护、特种部队机降以及后勤支援。

  八、 实战表现:

  1983年10月25日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急怒”行动中,共有32架“黑鹰”参战,仅损失一架。这是由于担任行动总指挥的美国海军不习惯夜战,在白天实施行动造成的。而在另一次突袭行动中,载有美陆军“游骑兵”突击队的3架“黑鹰”在降落时遭对方轻武器扫射,慌乱中先后相撞并坠地。机舱内的美国特种兵虽个个鼻青脸肿,但均末受重伤。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黑鹰”所具备的较强抗坠毁特性。

  1989年12月20日凌晨,在美军对巴拿马实施代号“正义事业”的入侵行动中,“黑鹰”再度披挂上阵。这一次,戴有AN/PVS—7B夜视镜的“黑鹰”飞行员驾机在30米左右的超低空快速绕过各种障碍,去完成各类棘手任务。其中一支陆军突击队搭 乘“黑鹰”突然机降至巴拿马城东的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担任守卫的诺列加精锐卫队——“2000年营”由于粹不及防,被迅速解除了武装。这支利用“黑鹰”机 降成功的突击队,为美军后续部队利用该机场源源开人起了关键作用。

  1991年1月24日拂晓,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的近400架直升机(其中“黑鹰”约占一半)从沙特北部13个地点陆续起飞,深入伊拉克境内80公里纵深处的幼发拉底河谷地带,去给实施所谓“左勾拳”行动的美国第7军的重装部队建立一个前进补给基地。据一位当时在场的美联社记者形容说:直升机起飞时扬起的沙尘把天空都染黄了,这群“黑鹰”在空中形成6道黑色的走廊,景象蔚为壮观。这或许是军事 史上最胆大包天的一次直升机行动!当天傍晚,以“黑鹰”和“支奴干”为主的直升机群将2000名士兵、50辆军车及大批弹药、油料运至新开辟的155平方公里的补给区内。事后证明,这座由直升机建起的前线补给点对合围科威特境内伊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3年8月,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演化成了美军与艾迪德派别间的武装对抗。克林顿急令160 特遣队配合陆军第75别动队第3突击营的400名特种兵开赴摩加迪沙,捉拿艾迪德。9月25日凌晨,第一架“黑鹰”被击落,机上美军3死2伤。10月3日,由于美军前几次夜间行动均未得手,于是战地指挥官麦克尼特中校决定在中午展开突袭。但白天动武的决定使160特遣队擅长夜战的优势尽失,行动失去了隐蔽性。战斗中,两架“黑鹰”被索马里人用苏制40火箭筒击落,一架“黑鹰”遭重 创后挣扎着逃回基地。美军官兵18死76伤,另有1人被俘。祸不单行。第二年4月14日,两架载有联合国官员的“黑鹰”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上空被美军 F—15战机击落,机上26人无一生还。由于当时“黑鹰”机上的“敌我识别应答机”未按规定开放,而“黑鹰”在飞行时外形又颇似俄制米—24“雌鹿”,故造成美军判断失误,导致误击。

  1994年9月18日,美国悍然以重兵入侵海地,“黑鹰”直升机再度在行动中出任重要角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次行动中,美军以“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号这两艘大型航母为基地,搭载有40余架“黑鹰”直升机。行动开始后,它们从航母起飞,将同舰的第10山地师的数千名官兵机降至太子港机场。这是冷战后美军所尝试的一种全新作战模式,即在掌握了制空、制海权的前提下,利用航母的巨大乘载量,将陆军人员一次性运抵战区,在舰载攻击机的支援下,利用随舰的陆军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5 15:51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6-22
爆炸,大火车,冲天炮,天猫=航天飞机
Space Shuttle
天地往返航班—航天飞机


注:shuttle除“梭子”这个意思外,在美国英语中还有“市内公交汽车”的意思,在英国英语中有“定期往返客车”、“定期往返列车”、“定期往返轮渡”、“定期往返航班”等意思。

简介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3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家等)和4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

    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它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提供空气煞车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提供升力。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的酬载比例较低。设计者希望以重复使用性来弥补这个缺点。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陆续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过这种交通工具。但由于苏联瓦解,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接收后,受限于没有足够经费维持运作使得整个太空计划停摆,因此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可以实际使用并执行任务。

    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从1981年至1993年底,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进行了59次飞行,其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每次载宇航员2至8名,飞行时间从2天到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参加航天飞机飞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的59次飞行中,在太空施放卫星50多颗,载2座空间站到太空轨道,发射了3个宇宙探测器,1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γ射线探测器,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

    航天飞机除可在天地间运载人员和货物之外,凭着它本身的容积大、可多人乘载和有效载荷量大的特点,还能在太空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研究工作。它可以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带到太空去释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毁坏的无人航天器,如低轨道卫星等人造天体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欧空局研制的“空间实验室”装进舱内,进行各项科研工作。

    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太空,是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参加挑战者号飞行的莎丽文(Kathryn 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得发电试验。9月12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失败,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航天飞机停飞近3年,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遇难宇航员为斯科比、史密斯、麦克奈尔、杰维斯、鬼冢(夏威夷出生,日裔)、朱迪恩·雷斯尼克(女)、麦考利芙(女教师)。

  美国东部时间当日上午11时39分12秒,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空中心10英里上空,在“轰”的一声巨响之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美国全部航天飞机飞行因而暂停了3年,“星球大战”计划也遭受严重挫折。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7宇航员罹难

 
    美国当地时间2003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

  美东时间上午九9点(北京时间22:00),也就是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电视图像显示,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在德州的上空划出了数条白色的轨迹。

  美国航空航天局并没有立即宣布包括一名以色列宇航员在内的全体船员已经遇难,但是肯尼迪机场现在已经降下半旗。目前在德州地区寻找哥伦比亚号残骸的工作仍在继续,航空航天局已经向民众发出警告,不要接触任何碎片,因为在航天飞机引擎上覆有毒性极强的化学涂料。

  哥伦比亚号进行紧急着陆的航空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航天局的发言人凯勒-赫尔林向CNN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恐怕哥伦比亚号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事发之后,布什总统立即结束了戴维营的短暂休假,返回了白宫,密切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现有的四架航天飞机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此次的意外事件使人们回想起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的失事,当时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联邦调查局发言人安吉拉-贝尔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此次事件与恐怖分子有关。

  哥伦比亚号发生意外时的飞行高度为203,000英尺,时速为12,500英里。

  航空航天局的发言人凯瑟琳-沃森向全国公共广播网表示:“目前所有的飞行控制器都在努力寻找能够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数据。”但在被问及是否能够有宇航员幸存时沃森流下了眼泪。

  此次在哥伦比亚号上遇难的七名宇航员分别是:里克-赫兹本德、威廉-麦克库尔、麦克尔-安德森、大卫-布朗、凯尔帕娜-乔拉、劳里尔-克拉克以及以色列人伊兰-拉蒙。

  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此次事件对于两国政府、两国人民以及遇难宇航员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目击者:巨大爆炸声


“哥伦比亚”号解体后,可能带有有毒物质的碎片散布在得克萨斯州东部约19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一条160公里长的烟雾和金属微粒带还悬在该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广漠土地的上空。坠落的碎片也击穿德克萨斯州多间房屋屋顶,并且引起居民区火灾,至少27人受伤。

按原计划,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日9时16分(北京时间2月1日22时16分)着陆。但是在9时左右,地面控制中心突然与航天飞机失去联系。同时,德克萨斯北部的居民向警方称,他们听到一声音巨大的爆炸声。当地进行直播的美国当地电视上也出现了一道亮光,紧随其后的是浓浓的黑烟划破碧空万里。

  中央社报道说,失去联络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大量的残骸散落在达拉斯、沃斯堡(达福)地区,并延伸到东德州,甚至残骸散落到东边的路易斯安那州。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传出有人、车或房舍遭残骸砸伤、损毁的消息。

  由于事先预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将在上午八时飞过北德州上空,因此有许多人在周末起个大早,就为了目睹航天飞机的飞越,而居住在布兰诺市(Plano)的柯林汉夫妇便是其中之一。据他们指出,他们看到航天飞机从天空的西方飞入视野,后来看到火焰以及航天飞机主体旁有四个物体,原先他们以为航天飞机就是这样,直到看了电视报道才知道出事了。

  在艾迪逊市(Addison)宠物医院工作的林维尔(Chris Linville)表示,他正好看到航天飞机起火,似乎是引擎之类的地方出了问题。但究竟是怎么会这样,他完全不了解。

  今年六十岁住在卡罗顿市(Carrollton)的费罗利特,形容他听到的声音就像是汽车撞上了房屋一样。

  而在航天飞机碎片散落最集中的纳可杜契斯市(Nacogdoches),有许多的航天飞机机件与金属片散落在整个市区,据该市警察局发言人稣维尔表示,纳可道奇斯市已成立了紧急运作中心,派人处理这些残骸。他呼吁民众,千万不要碰触这些可能含有剧毒的残骸。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已进行飞行任务二十八次,原预订美国东岸时间上午九时十六分(德州为八时十六分),降落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在降落前约十五分钟与太空总署最后一次通讯后,即失去联络。机上有七名乘员,其中四人为第一次飞行,包括一名首次参与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的以色列航天员。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去联络时的飞行高度是二十万七千英尺,飞行速度十八倍音速,因此若在高处解体,航天飞机碎片势必分散非常广阔。

------根据CCTV10《探索*发现》报道,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是:外挂燃料箱隔热泡沫脱落,尽管这块泡沫仅仅0.77千克,还是在哥伦比亚左翼防热瓦上砸了个小洞,哥伦比亚号带着这个洞在太空飞行了16天后,在降落时与大气层摩擦的巨大热量透过这个洞进入机体,引起爆炸。
哥伦比亚号是承载科研项目最多的航天飞机,其中还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一个项目:蚕在太空中吐丝结茧。

展望
  航天飞机所有的使命即将结束,美国宣布将在2010前将其所有的航天飞机退役。仍在研制中的航天飞机的下一代将是空天飞机,它将不再使用液氧或液氢作为燃料,不再象航天飞机一样使用火箭垂直起飞,而是象普通飞机一样从跑道上水平起飞,它以液氟做燃料,能自由出入大气层。


美国航天飞机26年来的历史瞬间

  自从1981年首次发射至今,美国的航天飞机26年来已创造了众多历史纪录,航天飞机发射已成为美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下面是曾引起新闻轰动的历史瞬间: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能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7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发射任务。

--1988年9月28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

--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9月12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

--1995年6月27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

--1996年11月19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423小时53分钟,创造了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记录。

--1998年10月29日,“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

--1999年7月23日,“哥伦比亚”号发射,这次指挥它的是艾琳·柯林斯,标志着女性首次成为航天飞机的机长。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005年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结束了长达14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

--2006年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此次发现号顺利完成国际空间站维修和建设任务,并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名宇航员。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3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家等)和4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45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6-22
闪电=米格-25截击机(能飞3.2倍音速)

米格-25“狐蝠”(Mig-25 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

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世人推崇。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甚至有消息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

米格-25现有4种型号:A型为截击型,B型为侦察型,C型为教练型,D型为电子对抗型。


    米格-25战斗截击机全长23.82米,机身长19.4米,翼展13.95米,机高6.1米,空重20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6200公斤。机上装有2台PD-31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9300公斤,加力推力12250公斤。高空最大持续飞行速度为M数2.83,海平面超低空飞行速度为M数0.85。最大爬升率为12480米/分,从海平面上升到11000米开加力需2分30秒。实用升限 24400 米。起飞滑跑距离为 1380米,着陆滑跑距离2180米,作战半径1130公里。

    由于该机的良好的气动外形设计和很强的动力装置,在许多技术指标方面都创造过世界纪录。米格-25战斗机上未装航炮,有4个武器挂架,可挂4枚雷达制导或红外制导的AA-6空对空导弹,它能在远距离上发现、截获飞行速度为M数2.5的各种空中目标,并且能实施全向攻击。

   
    该机机载设备比较好,装有全天候远程截机雷达,最大发现距离90公里,最大截获距离50公里,具有自动跳频抗干扰能力,但是没有下视下射能力。尽管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主宰当今空战战场,米格-25战斗截击机的主要作战用途已不是用于截击,但是用于战场侦察仍然是米格-25的拿手绝技。   
当年苏联新战机米格-25于1965年装备部队时,曾打破与创造8项飞行速度、9项飞行高度、6项爬升时间的世界纪录,震惊世界。当时研究米格机的西方专家们认为它高深莫测。
  1976年9月6日下午1时11分,驻地位于西伯利亚萨卡诺夫空军基地的苏联空军中尉别连科驾米格-25战机叛逃到日本北海道函馆民用机场,立刻忙坏了西方各国驻日武官。他们不惜踏平日本防卫厅航空部的门槛,就只为能打听一些关于该战机的技术性能的情报资料,其中尤以美国武官为甚。
  他主动提议派遣美空军系统司令部所属外国技术处的米格机专家们前来协助调查,并拆卸机上的自毁炸弹系统,但因日方不想冒炸毁整架飞机的危险而作罢。若要对飞机进行彻底调查,必须将其进行拆卸,在引人瞩目的民用机场是绝对不行的,于是日方决定将这架战机秘密运往百公里外的空军基地进行拆卸。
  为了不损伤机体,日方机械人员先将尾翼、腹鳍、机翼等大部组件从机身上卸下来并做好防护措施。
  可是他们在进一步分解长达22米的机身时却无从下手。于是,他们想到了美军所拥有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型的军用运输机C-5“银河”式。日本航空幕僚长(空军参谋长)角田义隆当即与驻日美军司令加里干中将联系。美方立刻应允并表示全力配合,而且主动表示:分文不取。于是米格机被迅速送往基地。
  可是在飞机送到后,美方竟马上撕毁协议,提出1200万日元的账单。在经日方讨价还价后,美方最终将账单减为一半。
  9月19日,来自美方的11名米格机专家乘坐日方C-1运输机火速赶到现场,开始对飞机大卸八块。最后的结果让这些专家们大吃一惊:这架飞机上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新技术,而只是现有技术的有机组合,但它却取得了惊人的系统效果。而且技术非但不先进,反而很“落后”。例如该机“电子设备太笨重,大量使用早已过时的真空管”、“飞机蒙皮破天荒使用了耐高温的不锈钢焊接技术”、“工艺技术粗糙”等等。
  苏联方面对此也表示默认,只是在19年后出版的一本权威史料上说:“该事件最大的危害是泄露了机载雷达识别系统的秘密。当时为了将危害降至最小,航空工程师们不得不再安装新的机载雷达,修改飞机武器射控系统,也因此有了米格-25Ⅲ的衍生型,其机载雷达可不受地面杂波干扰,有利于导弹攻击目标。”
  又如具有多手段“天性”的电子战。它的这种“天性”令人叹为观止:电子情报侦察、引导干扰侦察、自卫告警,杂波干扰机等压制性有源干扰、带假信息的欺骗干扰、使敌弹提前爆炸的反控干扰,干扰丝或干扰带等压制性无源干扰,角反射器、龙伯球、伪装网、反雷达烟雾、充气模型等雷达假目标,反辐射导弹、反辐射攻击飞机、精密定位火力摧毁以及反侦察、反干扰和反摧毁……
  显然,如果耐心地把它们一个个地编织起来,以不断形成合力,不就是集成么?所以,在电子战行动中要充分发挥各种对抗手段的作用,实施系统综合战。近期几场高技术的局部战争表明,电子对抗已从“一对一”的对抗战术演变成“系统对系统”多项战术相结合的综合对抗。因此在电子战行动中,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对抗手段的作用,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能。
  电子战部队与其他作战部队紧密结合,多种作战行动相辅相成,也可以大大提高作战效能。
  比如美军各种部队,除专业电子战部队能实施电子战以外,其他作战部队也装备了较先进的电子战设备,也能实施电子战,这样就很容易做到电子战与其他作战行动密切配合,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能。
  总而言之,综合即创造,结构出力量。例如同为碳原子,既可组成最软的物质——石墨,也可组成最硬的物质——金刚石,这就是结构力量的表现。今天,这个问题所以一再强调,是因为讲综合,讲结构,系统权衡,配套互补,正成为一个时代的大趋势。

附录:米格-25 的发展历程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由于火箭技术的进步和弹道导弹大批装备,美、苏及西欧各国出现了要导弹不要飞机的浪潮。赫鲁晓夫当时支持这种倾向,苏联航空工业及有人驾驶飞机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米高扬设计局不甘心两万米以上的苏联空域沦为美国超音速高空战略轰炸机和侦察机入侵的活动场所,于 1958 年主动开展了高空高速截击机的研究。苏航空工业部长杰明捷夫主动支持。1961 年米格-25 超音速截击/侦察机的原型机 E-155 正式研制,1964 年侦察原型机 E-155R-1 和截击原型机 E-155P-1 于 3 月和 9 月上天,作为米高扬设计局创建 25 周年的一份献礼。

E-155R-1

E-155P-1
  米格-25 是近三倍音速的截击机,问世以来苏联十分保密,北约集团军方极为关注。直到 1976 年苏空军中尉别连科驾机叛逃日本,米格-25 之谜才被揭开。

别连科叛逃
研制和发展历程
  据米高扬设计局的型号副总设计师列.格.申格拉娅透露,米格-25 的预研工作是在 1958 和 1959 年进行的。当时美国空军正开展 M=3 的战斗机 F-108 和轰炸机 B-70 的研制。
  1960 年,用米格-21 改装的发动机试飞验证机 E-150,对米格-25 的动力装置 R-15-300 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开始试飞。次年 4 月第二架验证机 E-152 上天。随后装生产型发动机 R-15B-300 的第 3 架验证机 E-152M 试飞。

E-152M
  1961 年 3 月 10 日,米高扬签署研制米格-25 原型机 E-155 的指令。1962 年侦察机全尺寸样机审定委员会开审定会。1963 年 12 月米格-25 的第一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1 出厂,1964 年 3 月 6 日,苏联著名试飞员费多托夫首次驾机升空。同年 9 月 9 日第二架原型机(截击型)E-155P-1 开始试飞。随后第三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3 也参加试飞。三架原型机各装两台 R-15B-300 发动机,并在 1965~1977 年间,以 E-266 代号创造过 8 项飞行速度,9 项飞行高度和 6 项爬升时间的世界纪录。

两架 MiG-25P 原型机比翼齐飞
  1967 年 7 月,在莫斯科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检阅中,4 架米格-25 预生产型首次作公开飞行表演。
  1968 年,米格-25 的教练型开始试飞。为简化设计,教练员舱设在原驾驶舱之前,以便将设计修改局限于前机身,为此,取消了机头雷达和武器。

米格-25 教练型
  1969 年和 1970 年 R 型和 P 型先后通过国家验收并投产。后来分别于 1972 年 5 月和 12 月交付部队使用。
  1971 年改型侦察机米格-25RB 试飞并投产,所有的 R 型后来均按其改装。
  1976 年 11 月至 1978 年,设计局完成对改型米格-25PD 设计、制造、试飞并投产。在随后两年内对部队服役的全部 P 型飞机按 PD 型进行了改装。

米格-25PD
  1984 年,米格-25 停产。
动力装置的选择及改进
  发动机选型是米高扬设计局面临的头一个挑战。当时,第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刚刚起步,在已有的加力式涡喷发动机中也选不出合适的型号,从头研制势必延迟飞机研制进度。于是决定以当时为高空无人驾驶飞机研制的低增压比试验型涡喷发动机 15K 为基础,由米库林/图曼斯基设计局按米格-25 的设计要求进行改进。据负责发动机改型的型号总设计师费·乌-苏霍夫称,改型设计的工作量很大:为增大喘振裕度修改了压气机;为适应高空工作重新设计了燃烧室;涡轮前温度提高了 50℃;消除了加力燃烧室的燃烧振动;采用了三种工作状态的可调喷口。改型发动机实际上只保留了原来的机匣,编号为 R-15-300。
  生产型 R-15B-300 系采用 5 级压气机和 1 级涡轮的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增压比为 7,最大推力 86.24 千牛,加力推力 109.76 千牛。发动机原采用液压机械式推力调节系统,但 E-150/-152 试飞发现,在飞机急剧爬升时该系统表现出明显惯性,在由小油门(150 公斤/小时)迅速增加到大油门(15,000 公斤/小时)时不能保证充分供油。于是通过 1963~1964 年在图-16LL 发动机试飞台上试飞之后,改用了 RRD-15B 综合多功能电调系统,它能自动监测 6 个参数,十分可靠。飞机燃油系统中的主要执行机构也由液压助力器改为电磁阀。

图-16LL
  为改进米格-25 的低空截击能力,曾试制过改型 R-15BF-2-300,加力推力提高到 132.3 千牛,井曾装在 E-155M(又称 E-266M)验证机上试飞,但未能投产。据称原因是 D-30F 加力涡扇发动机将其取代,改型飞机最后也演变为米格-31。
解决高温问题的措施
  高温是米格-25 研制中面临的另一挑战。最大速度下机体表面驻点温度高达 300℃以上,铝合金只能零受 140℃,必须选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当时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尚处初期。而且苏联在这方面还落后于美国。米高扬设计局选用了不锈钢和焊接工艺来制造机体的主要结构,与美国的 F-108 和 B-70 选择同样的技术途径。选用的是塑性好、不易开裂和便于补焊的不锈钢 VNS-2、-4、-5,占机体结构重量的 80%,其余 11%为高温铝合金 D-19 和 8%的钛合金。除机翼采用焊接的整体油箱外,机身的焊接整体油箱结构占其容积的 70%,机体上的焊缝长达 4,000 米,焊点多达 140 万个。整体油箱结构使飞机的总贮油量高达 14.5 吨。侦察型还采用垂尾油箱,使油量增加 574 千克。

米格-25 大量采用不锈钢结构
  发动机在某些工作状态下,个别部件的温度超过 1,000℃,为防止热传入机体,发动机舱用镀银的防热隔板包住。镀层厚 30 微米,镀层吸热系数为 0.03~0.05,每架飞机耗银 5 千克。所吸的 5%的热量又借助于玻璃纤维隔热毯防止传给机身油箱。
  驾驶舱和设备舱采用通风冷却。飞行员借专用的空气喷头提供的冷却空气降温,风挡由导流环喷出的空气冷却。虽然舱内温度仍较高,但飞行员认为可以接受,只是必须带手套才能工作。
  冷却系统的设计功率为 18~24 千瓦。从发动机压气机引出的 700℃的空气,通过进气道内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燃油系统的热交换器(用耐高温燃油 T-6 作热沉)和空气-蒸气热交换器(蒸发水-甲醇混合液)后,至设备舱入口处时温度已降为 -20℃,从而使舱内工作温度保持在 50~70℃。
气动布局
  米格-25 的气动布局与以前的米格式飞机的传统风格有较大差别,采用中等后掠上单翼、两侧进气、双发、双垂尾布局型式。这是该设计局与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共同的研究成果。
  机翼的后掠角为42°,下反角 5°,相对厚度 4%,展弦比 3.2,翼面积 61.9 米²。翼面积满足在 20,000 米高空作巡航飞行的要求,而小展弦比和中等后掠角则为了保证机翼的刚度。原型机的机翼原来无下反,试飞后发现机翼有严重上反效应,遂改用 5° 下反角。
  由于布局方案的尾臂很短,为保证航向稳定性采用双垂尾和尾部腹鳍。经过试飞多次修改后,加大了垂尾面积,减小了腹鳍,克服了原尾腹鳍过大对着陆的不利影响。
  飞机采用矩形二元进气道,用水平调节斜板进行调节。这是米格式飞机首次采用两侧进气布局,但尚未解决在土质跑道上起降时外物进入的问题。
  在一次高速飞行中偏转副翼时因机翼严重扭转而出现副翼反效,飞机坠毁,试飞员丧生。查明原因后规定在高速下不用副翼,改用差动平尾进行操纵。但因全动平尾的转轴位置安排不当,在个别飞行状态下助力器的功率不足,再次机毁人亡。经分析后将平尾转轴向前缘移动了 140 毫米。
性能及其改进
  苏联刊物公布的米格-25 截击型的战术一技术数据如下(括号内为侦察型数据):
  翼展 14.1 米;机长 22.3 米;翼面积 61.9 米²。发动机 2×R-15BD-300,加力推力 2x109.76 千牛。正常起飞重量 37(36)吨;最大起飞重量 41 吨。高空最大速度 3,000 公里/小时;低空最大速度 1,200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22,000 米。超音速航程(不带副油箱)940(1600)公里;带副油箱 1,285(2,1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 1,250 米;着陆滑跑距离 800 米。
  米格-25P 装 Smertch-A 相控阵雷达,带红外和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R-40T/-40R 各两枚。PD 型装 RP-25(Saphir一25)雷达和 R-40T 和 R-60 近距空空导弹各两枚。
  米格-25 的两个型别虽然于 1969 和 1970 年通过国家验收,但 1972 年才正式服役,原因是一次飞机着火失事中苏防空军司令员丧生。事故的原因是涡轮叶片断裂。后将叶片刚心移至更接近根部,改善了涡轮前燃气的温度场,降低了涡轮温度。
  据试飞员介绍.飞机交付使用后,他们曾被派往中东参战,进一步挖掘米格-25 的性能潜力。原规定飞机最大速度(M=2.83)下只能飞 3 分钟,在中东提高到 8 分钟。随后进行了历时 40 分钟的最大推力状态试飞,证明对发动机无任何不良后果,最后取消了时间限制。另外,在一次规避导弹攻击的飞行中,飞机速度超过了 M=3。
  关于飞机的机动能力,据试飞员称,飞机的操纵简便,在 M=2.5 下可作横滚,完成 3~4g 的机动;在重量 30 吨条件下可完成 5g 机动。一次,一位飞行员曾使过载达到 11.5g,飞机严重变形但未散架,而且安全着陆。试飞员还反映问世 10 年后,米格-25 已成为一架非常正常的飞机,能完成整套高级特技动作,包括斤斗、半斤斗,只是半径较大。
  米格-25 已于 1984 年停产,完成了二十年的生产历程。通过以上介绍多少反映了苏联航空技术和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
  首先,该机技术决策正确,从预研到原型机试飞只用了 6 年,为消除叛逃失密的改型仅用了 2 年,几乎没走弯路和反复,充分反映了设计局和航空工业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其次,气动布局、结构选材和发动机选型都是创新多于继承,风险较大,不锈钢焊接结构曾招致很多人非议。原型机三度坠毁,压力不同一般。但政府和军方对技术问题不横加指责和干预,培技术人员以宽松的环境条件,同时技术人员和试飞员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精神,面对困难不动摇,科学的态度予以克服.终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米格-25叛逃日本为前苏联带来滚滚财源(组图)


驾机叛逃的别连科上尉


叛逃到日本的米格-25歼击机


叛逃的米格-25歼击机被严格保护起来
    1976年9月6日,苏联防空军飞行员维克多-别连科上尉驾驶一架当时世界最神秘最先进的米格-25歼击机,从苏联滨海边疆区丘古耶夫卡市第513歼击航空兵团机场起飞,叛逃日本,导致苏联丧失了许多重要军事机密,蒙受了巨额损失,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时间的流失,此次震惊世界的战机叛逃事件为苏军战机做了最为成功的广告,苏联从此开始大量出口先进战机,不仅弥补了损失,还发了一笔大财。
    米格-25是苏 联航空兵历史上最机密的一个项目,主要任务是拦截和消灭敌方侦察机。设计师把其定位于高空高速飞机。1961年,米格-25原型机在试验中创造了在22670米的升限以3000公里/小时飞行的世界纪录,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架飞机都无法达到这一性能。60年代末,苏联开始批量生产米格-25歼击机,大量装备部队。
    从米格-25研制之初,美军侦察机就一直企图获得有关情报,美国情报机构为此费尽心思,但只能得到苏方故意泄露的一些部分内容。别连科上尉驾驶的米格-25起飞10分钟后,地面失去了与战机的联系,当得知这架飞机已在日本函馆市机场着陆时,苏军司令部已准备开始进行搜索行动。米格-25在日本机场着陆后,日本方面立即将战机转移到远处机库中,机场全部戒严,除美国间谍和军方代表外,不允许任何人进入。日本警方对此案进行相关调查后,最终把飞机移交给了美国人,后者随即把其拆卸,拍照,9月24日,用运输机运到驻日美军基地内,详细研究。此间,苏联方面一直坚决要求美日立即返还米格战机,但都被后者以各种借口拒绝,仅在10月12日才归还苏联,当然是在所有部件已被详细研究、拍照过后。
    在归还战机方面,日本人坚持要求苏联专家用苏联船只接收飞机,期限为一个白天,一旦超过期限,日方将不会再接受任何要求。时间宝贵,局势逼人,苏联空军领导层同意了日方的条件。日本人把飞机部件装在13个集装箱中,用铁皮包住钉死,想以此拖延交接进程,但苏军水兵仅在2个小时之内就接收完毕。随后,苏联专家发现了战机被拆卸和研究的痕迹和证据,提出了110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并且得到了满足。但这一数字根本不足以弥补先进战机叛逃对苏联造成的巨额损失。据最保守估计,损失至少为20亿卢布(当时的比价),苏联设计师被迫更改大部分电子系统和其他设备。
    似乎,美国人在此战机间谍战中大获全胜,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弄巧成拙了,反倒帮了苏联一个大忙,为苏军战机做了最好的促销广告。由于米格-25被解密,局势复杂,苏联随后被迫取消了这种战机的出口限制,结果国外订单雪片般飞来,苏联靠战机出口不仅迅速弥补了损失,而且还猛赚一把,同时武装了美国的对手,许多与美国关系不好的国家大量进口这种战机。此后,在米格-25出口带动下,苏联开始大量出口军事装备,净赚数百亿美元的利润。至于飞行员别连科,其动机至今还是个谜,到底是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简单的叛逃,还是早已为中情局策反专门等待机会劫机,现在很难查清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48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6-22
毒气弹=波音客机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以后,波音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军用飞机转向商用飞机。1957年在KC-135空中加油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波音707是该公司的首架喷气式民用客机,共获得上千架订货。从此在喷气式商用飞机领域内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发展了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等一系列型号,逐步确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飞机制造商的地位。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的中短程民航客机。波音747一经问世就长期占据世界最大的远程民航客机的头把交椅。

       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也由该公司出产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改装而成。

       1997年,波音公司宣布,原波音公司与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简称:麦道公司)完成合并,新的波音公司正式营运。麦道公司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飞机生产商,著名的F-4“鬼怪”、F-15“鹰”、C-17军用运输机、DC系列以及MD系列商用飞机就产自该公司。

       40多年来,波音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军用飞机、卫星、导弹防御、人类太空飞行和运载火箭发射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者。公司2003年营业额为505亿美元。

       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波音始终致力于不断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技术。创造民用飞机新产品;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支持和改造飞机;制造能够将重达14吨载量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以及通过先进的卫星网络改进全世界人民的通信状况,波音秉承着长期的传统,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研发新技术和新发明。


【现状】
       随着1997年波音与麦道的合并,波音在民用飞机领域的传统优势因麦道系列飞机的加入而进一步加强,也使合并后的波音在民用航空领域拥有了70年的领先历史。波音现有的主要民机产品包括717、737、747、767、777系列飞机和波音公务机。新产品研发的重点是波音787,其效率极高,预计于2008年投入运营。全球现役的波音民用飞机接近13000架,约占全球机队总量的75%。波音民用航空服务部通过一流的全天候技术支持帮助用户保持飞机的最佳使用状态,同时为全球用户提供一整套具有国际水准的工程、改装、物流和信息服务,服务对象包括经营客、货运业务的航空公司,以及飞机维护、修理和大修厂商。波音翱腾航训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全面的航空培训提供商,为100座(含)以上的飞机市场培训飞行及维护人员。

       与麦道公司完成合并后的波音公司已成为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公司。新的波音公司由四个主要的业务集团组成:波音金融公司、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波音联接公司和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波音共用服务集团则对这些业务集团提供支持。该集团主要为波音各业务集团提供公共服务和高效的基础性保障支持服务,以支持其集中精力保持利润增长。此外,鬼怪工程部提供先进的技术研发,包括空中交通管理的先进理念。鬼怪工程部帮助各业务集团发现技术需求,进而提供创新的、成本适中的解决方案。

*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主要生产民用运输机,主要产品包括:波音717、737、747、757、767、777系列飞机,提供从100座级别到500多座级别以及货运型号在内的各种民用运输机。全球同时在现役运营波音民用飞机有上万架之多。目前,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正在全力开发波音787系列飞机,预计将于2007年首飞,2008年交付使用。

* 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等产品。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为全球的国防、政府和商业用户提供大规模系统的"端对端"的服务。这些大规模系统将复杂的通信网络和基于陆、海、空及太空的平台结合起来,提供非常广泛的国防和空间系统、产品及服务。它设计、制造、改装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旋翼机、空中加油机、导弹及武器系统并提供相关支持,而且处于无人驾驶系统军事技术领域的前沿。综合国防系统集团还支持着美国政府的数个重要国防项目,包括防御署的地基中程防御项目、国家侦察办公室的未来成像系统、美空军运载火箭项目,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等。作为系统集成商,该集团承接了一些新项目,包括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美国国防部的先进超视距终端系列,以及美国运输部的爆炸物探测系统等。

* 波音金融公司(Boeing Capital),是提供资产融资和租赁服务的融资公司。波音金融公司为全球融资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要任务是支持其他波音业务集团。该公司与民用飞机集团和综合国防系统密切合作,负责安排、组织和/或提供资金,以促进波音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卫星以及运载火箭的销售和交付。波音金融公司资产总额为100亿美元,融合了波音的融资实力、全球性业务、对波音客户和设备的充分了解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专家队伍。

* 波音联接公司(Connexion by Boeing),为飞机提供空中双向互联网及电视服务,把互联网直接接入到民航班机上。波音联接公司是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通过为移动平台提供实时、高速的双向互联网接入功能,改变人们在旅行过程中联络、通信和娱乐的方式。波音联接公司服务于三个重要市场:民用飞机用户及其乘客市场,包括私人和政府高层官员专机在内的公务机市场,以及海运市场。乘客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PDA)享受安全的高速接入服务,联接互联网、个人和公司电子邮件账号以及公司局域网。他们还可以收发附件并观看娱乐节目--全部是以DSL速度。波音联接服务不仅为乘客创造了价值,同时也为飞机用户带来价值,让他们可以利用波音联接的超级带宽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客户服务,增加安全性。波音联接拥有全球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支持服务。在美国,波音联接目前向包括私人和政府飞机用户在内的公务机市场提供服务。国际上,汉莎航空公司在其跨大西洋航线上选择了波音联接的服务。2003年第一季度,汉莎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民用飞机的乘客首次享用了上述服务。除了该服务的启动用户汉莎航空外,全日空、中华航空、日本航空、大韩航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以及新加坡航空公司已宣布为他们的远程飞机机队装备波音联接服务的计划。2004年5月,波音联接服务已在跨大西洋航线上全面启动。

       波音共用服务集团为其他各业务集团在全球的运营提供基础性保障支持服务,以支持其专注于保持利润增长。其业务范围从电脑、网络运行、电子商务、设施服务、员工福利和项目,到安全、运输以及产品和服务的采购等。该集团还为波音雇员和客户提供安全、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指导,并通过波音旅游管理公司提供广泛的旅行和预订服务。此外,服务集团还负责管理波音所有的地产。该集团通过整合服务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以及"精益"流程和运营模式,同时更好地利用了采购能力,也使服务更方便易用。

       波音在全球70个国家以及美国48个州共有雇员近160000名,主要业务基地集中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南加州、威奇塔和圣路易斯。




【全球化下的波音中国战略】
       2003年9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图书馆,波音中国公司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提供MyBoeingFleet.com航空专业网站准入仪式正在进行,由此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成为世界上首家获得该网站准入的大学。通过该网站,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的师生可以查阅21种维护文件和6种飞行文件。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准入仪式,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波音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一个延伸,正如波音中国公司王建民总裁所说:“中国有很好的人才,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学生对该网站的使用,提高专业培训水平,并将网站所提供的便利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这对中国的民航业及波音全球化人才战略有重大影响。” 新全球化作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波音已经被很多人作为民用飞机的代名词,目前波音在全球7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160000名,主要业务基地集中在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南加州,堪萨斯州的威奇塔以及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用户遍及全球145个国家。全球现役的波音民用飞机达14000多架,占全球机队总量的75。在中国,截至2003年6月,运营的650架飞机中有433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飞机架数计算,波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67。 但是一个公司仅有公认的名字和遍及全球的销售业绩,并不意味着已实现全球化。要想生存、发展和繁荣兴旺,就必须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
       波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浦·康迪(PhilCondit)说:“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要想继续创造价值,营造商机,包括为波音员工创造就业机会,就必须实现全球化。生产卓越的产品、提供完善的服务以及打开产品的销路,还远远不够。波音必须成为我们所服务的社会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任何大企业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功,都必须走全球化的道路。” 除了要将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全球化还要敞开大门接纳新技术,听取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的有识之士的建议。
       波音公司负责国际关系的高级副总裁托马斯·皮克林(ThomasPickering)对此也深有体会:“实现全球化的一大好处在于,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其在世界各地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好的建议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人的专利。我们要想做到最好,就必须从全世界网罗精英人才、收集好建议和采用先进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经营、产品和服务之中。” 波音将正在推行的全球化战略之所以冠之以“新”字是与以前相区别的。“波音以前管理十分集中,现在从飞机的部件开始注重全球化,以前我们主要强调销售与采购的全球化,但自从2000年内公司完成企业多元化战略后,公司正在努力成为全球化的公司,不仅仅是在销售与采购上,在人才、经营、研发上都要争取全球化。”王建民总裁说。 新举措在过去的两年,波音在致力于多元化的同时,也开始认真考虑全球化发展战略。
       在此之前,它的工厂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雅图的周边,《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也说,“这家美国航空巨头在全世界卖飞机的历史虽然已经有几十年了,但却始终把挣的钱拿回美国,而不愿结交国际伙伴。” 1999年,在波音董事会的欧洲之行后,康迪意识到,其他国家所做出的决策影响到波音的市场、税收结构和在那里开展业务的能力。对一个公司来说,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死水一潭。波音转变的目标就是为21世纪做准备。 转变是以收购罗克维尔公司和兼并麦道公司为开始的,这样做让公司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宽阔的视野。其后又先后兼并了其他一些公司,包括普雷斯顿集团、杰普逊公司、大陆制图公司、雨果航空与通信以及澳大利亚的霍克德·哈维兰公司。波音获得了以下收获:充足的人才储备和资金储备,并为16000名员工提供了新的机会。 实施这项全球战略性拓展计划的关键之一是组建波音国际关系公司(BoeingsInternationalRelations),该部门由皮克林先生领导。当时,康迪表示:“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必须更重视全球经营。” 国际关系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组建波音新业务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队伍,组建国家战略小组。以往在其他国家波音没有专门的代表整个公司的总裁,“海外”办事处主要是一些独立的业务部门,重点开展专项业务,如销售或采购等,由业务人员兼任波音驻该国的负责人员。如今,他们计划到2005年,由熟知当地风土人情和语言的人士领导波音在25个国家或地区的办事处网络,这是波音公司正在积极落实的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部分。波音认为,全球化就是本地化,只有成为所服务的社会的组成部分,才可以在未来取得成功。 现在,波音努力在全球发展新投资和生意。例如,约有400位俄罗斯工程师在莫斯科为波音工作,并与西雅图的设计小组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联络。在莫斯科,每天有两个工程小组轮班工作,由于时区的差异,就能和西雅图的设计小组一起建立起有效的连续工作循环。这样波音不但具有了随时随地提供工程支持能力,而且还可弥补航空工程技术人才的不足。这种安排给波音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收益。
       目前波音及其子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拥有约5300名员工,占波音员工总人数(174000人)的3。他们分布在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澳大利亚约有3000名,在英国、德国及俄罗斯有数百人。康迪预言,波音公司“在未来5年内将在其他国家采取重大的经营举措”。 新的人力资源方式正在探索中进行。国际关系公司战略总监波琳娜·本达纳(PaulinaBenda?a)指出:“我们正在寻求有助于协调我们全球化进程的切入点,以使波音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协调和开发全球资源。”与此同时,波音全球多样化经营(GlobalDiversity)的副总裁乔伊斯·塔克和芝加哥波音全球总部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专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一项广泛的研究,了解波音已开展业务或即将开展业务的国家的文化及各项法律。塔克表示:“关键在于我们培养出了多样化且技术熟练的劳动大军。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工作机构内、在我们服务的客户中以及我们生活的社区内,创造一种支持文化多样性的环境。”塔克同时表示,这就意味着波音的运营要在遵守美国法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当地的规则和惯例。 塔克认为,这就要求波音必须在挑选派驻到世界各地的美国员工的方式上进行改进,使这样的派驻机会能够成为个人事业腾飞的转折点。这样员工在回国之后,就能更好地利用增加的阅历开展工作。 为了在与空客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影响力,波音推出新型7E7飞机,并从初始理念、名字到设计、内饰乃至材料上彻底打破常规。创新举措之一就是为飞机命名。由波音民机集团市场部领导的团队集思广益,广泛征集了公司内外人士的意见;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联合,通过互联网了解广大乘客的意见和需求。之二,除了参与飞机命名活动外,公众还被邀请参加“全球设计团队”,在这个虚拟团队中,人们将有机会参与波音7E7梦想飞机的研发工作,之三,在飞机内饰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在其7E7飞机的主体结构上首次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而不是传统的铝材。目前全球有40多家航空公司正就波音7E7与波音进行探讨,与波音的其他飞机一样,波音7E7也将是全球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联合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晶。 新目标作为波音的战略性市场,中国当然也是全球化的重点之一。去年11月19日,王建民先生被任命为波音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成为波音公司在最近12个月内任命的第10位国家及地区总裁。波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浦·康迪这样评价自己的这位新下属:不但熟谙中国文化,而且了解美国的商业环境,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和提升波音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同时扩大业务增长机会。
       波音预测,在未来20年间,中国航空市场需要1900多架新飞机,价值1650亿美元。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以每年7.6的速度增长,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由此,波音在中国开始改变战略,涉足民用飞机以外的其他更为广阔的领域。 这符合波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浦·康迪对公司应适时调整的论断,“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甚至是最聪明的物种能够生存,而是那些最能够调整自己、适应变化的物种能够最终生存下来。” 变化从波音中国网站的变化中可见一斑。“从现在开始,波音空中交通管理集团、波音联接公司、波音金融公司等都会在波音中国网站上进行介绍,同时,为配合这些业务集团在终中国拓展业务,我们正在招聘新人员专门为这些集团服务,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市场的需要及潜在的机遇,另外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和中国伙伴开展贸易、进行合作。”王建民总裁说。 谈到促使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王建民总裁认为,波音以前比较专注民机业务,后来开始收购、兼并其他一些企业使波音成为世界领先的航空航天企业。现在,波音要成为全球化的企业就要求波音在一些重要国家成为业务资源广泛且本土化的公司,我希望在二十年后,大家想到波音,就想到一个中国的国际化的品牌。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就肯定能够做得到。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49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6-22
斗阵=阿帕奇直升飞机
AH-64 Apache Armed Helicoper



美国休斯直升机公司1975年研制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最大平飞时速307千米,实用升限6250米,最大上升率16.2米/秒,航程578千米。主要武器:机头旋转炮塔内装1门30毫米链式反坦克炮、4个外挂点可挂8枚反坦克导弹和工具,19联装火箭发射器。最大起飞重量7890千克。机上还装有目标截获显示系统和夜视设备,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搜索、识别与攻击目标。它能有效摧毁中型和重型坦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超低空贴地飞行能力,是美国当代主战武装直升机。


    Apache音译为阿帕奇,是北美印地安人的一个部落,叫阿帕奇族,在美国的西南部。相传阿帕奇是一个武士,他英勇善战,且战无不胜,被印第安人奉为勇敢和胜利的代表,因此后人便用他的名字为印第安部落命名,而阿帕奇族在印第安史上也以强悍著称。

  由来发展
  
  武装直升机从问世到现在只有20多年历史,但由于它作战能力强、机动灵活和用途广泛,而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发展非常迅速。1972年底,美国陆军为了加强其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先进技术攻击直升机”(AAH)计划。要求研制一种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可昼夜执行作战任务,井具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和生存能力的先进技术直升机。计划提出后经过90天的设计竞争,于1973年6月选中了贝尔和休斯直升机公司的方案,并决定各研制两架试飞原型机和一架地面试验机。1975年9月和11月,由休斯公司研制的两架YAH-64试飞原型机分别进行了首次试飞,与此同时一架地面试验机也完成了试验任务。
  从1976年5月开始,由美国陆军组织对两家公司的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到1976年底经过90小时的试飞对比,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休斯公司的YAH-64方案获胜。再经过修改定型,到1984年1月第一架生产型AH-64A正式交付部队使用。AH-64A是美国陆军的编号,休斯公司的编号为休斯77,1981年末正式命名为“阿帕奇”,从此美国新一代武装直升机AH-64A“阿帕奇”宣布诞生。1985年8月27日,休斯直升机公司并人美国麦道公司,从这个时候起休斯直升机公司便不付存在,“阿帕奇”也更换主人成了麦道公司的直升机。
  
  作为一种“先进的攻击直升机”,AH-64A“阿帕奇”代表的是80年代的技术水平,其中包括机体设计、机载装备和武器等多方面。在总体上,“阿帕奇”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结构设计上很有特色,从而保证了该机具有比较好的基本性能和生存能力,以至于在以后的改进改型中,在机体设计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直升机最关键的部件是旋翼,“阿帕奇”采用的是四片桨叶全铰接式旋翼系统,旋翼桨叶翼型是经过修改后的大弯度翼型。为了改善旋翼的高速性能,在生产型上采用了后掠桨尖。旋翼直径14.63米,桨叶弦长0.53米,扭转角负9度。桨叶上装有除冰装置,也可以折叠或拆卸。尾桨位于尾梁左侧,四片尾桨桨叶分两组非均匀分布,桨叶之间的夹角分别为55度和125度。机身采用传统的半硬壳结构,后面有垂尾和水平尾翼,尾梁可以折叠。机身前方为纵列式座舱,副驾驶员/炮手在前座、驾驶员在后座,后座比前座高48厘米,视野良好。尤其是驾驶员靠近直升机转动中心,很容易感觉直升机的姿态变化,有利于驾驶直升机贴地飞行。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GE-701涡轮轴发动机,并列安装在机身的两个肩部,单台最大功率1265千瓦。机身中部两侧还装有一对小展弦比短翼,翼下各有两个外挂点,后缘有襟翼,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武器和为直升机提供部分升力。起落架为大多数直升机所普遍采用的后三点式,但起落架不能收放。
  
  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武装直升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往往飞得很低,很容易遭受敌地面火力的攻击,危险性很大。因此,为了提高其生存力,“阿帕奇”在设计上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旋翼桨时设计中,采用了玻璃钢增强的多梁式不锈钢前段和敷以玻璃钢蒙皮的蜂窝夹芯后段设计,经实弹射击证明,这种旋翼桨叶任何一点被12.7毫米枪炮击中后,一般不会造成结构性破坏,完全可以继续执行任务。机身采用传统的蒙皮-隔框-长衍结构,其95%表面的任何部位被一发23毫米炮弹击中后,仍可保证继续飞行30分钟。前后座舱均有装甲,可抵御23毫米炮弹的攻击。
  
  两台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也有装甲保护,而且中间有机身隔开,两者相距较远,如果有一台发动机被击中损坏,也还有一台可以继续工作,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直升机的生存能力,等于是提高了直升机的作战效率和部队的战斗力,对于武装直升机来说,在这方面花费一些精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如增加重量)也是值得的。
  
  在机载设备方面,“阿帕奇”比第一代武装直升机有明显的提高,它除了装备一般的通信、导航和救生等设备外,还装有目标截获/标识系统(TADS)和飞行员夜视系统(PNVS)。这些设备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比较先进的,从而使它在复杂气象条件和夜间作战能力大为提高。目标截获/标识系统包括一台高分辨串电视、一台“直视光学装置”望远系统、自动跟踪器和激光光点跟踪装置。有了这种目标截获/标识系统,飞行员就能够在级何气象条件下,远距离精确搜索、探测、识别和攻击敌方目标。飞行员夜视系统与目标截获/标识系统相类似,它可以使飞行员在各种速度和高度条件下都具有夜视能力,实现贴地飞行。
  
  是否装备专门的进攻性的武器系统?是衡量一般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标志,有的直升机虽然装备武器,但仅仅是为了防御,这样的直升机也不能叫做武装直升机。“阿帕奇”的机载武器是比较强的,装有一门XM-230-EI型30毫米链式机关炮,备弹1200发,正常射速为每分钟625发,这种机炮的炮弹可与北约组织所采用“阿登”和“德发”机炮炮弹互换,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两侧短翼下共有4个外挂架,可携带16枚“海尔法”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如果选装70毫米的火箭弹,每个挂架下可挂一个19枚火箭的发射器,最多可带76枚火箭。这样的配置在现役武装直升机中也是少有的,它可以同时攻击多个地面目标。
  
  改进改型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AH-64A“阿帕奇”是一种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生存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比较强的武装直升机,但也是美国陆军中最复杂的武装直升机。自从1984年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已生产了800多架,主要装备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同时出口以色列、抄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希腊、英国、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先后经历过1989年12月的美军入侵巴拿马,l四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波黑战争等实战考验。特别是在海湾战争中,参加数量多,出动频繁,且战果累累。因此战后“阿帕奇”成了军机市场的抢手货,不少国家争相购买。
  
  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和实战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前面提到AH-64A“阿帕奇”率先装备了飞行员夜视设备(PNVS)和目标截获/识别系统(TADS),这既是它的先进之处,也是问题所在。PNVS安装在机头上方,它可以使飞行员(正或副驾驶员/炮手)在夜间能通过头盔显示瞄准系统(IHADSS)看到机外l比1(原大)的景物图像,景物图像显示在飞行员头盔的单镜片上,而且在这种景物图像上可以叠印直升机的空速、飞行高度、方位等简单飞行数据。TADS位于PNVS下方,它可以在白天或黑夜为飞行员提供放大了的目标图像(放大图像有利于识别和攻击),不同的是这种放大图像在前舱是显示在副驾驶员/炮手的头盔镜片上,在后舱则显示在正驾驶员前面的显示屏幕上。让飞行员能看到机外的原大景物和放大的目标图像,这对于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和识别、攻击目标肯定是大有好处的,问题是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TADS和PNVS都使用8--12微米波的前视红外技术,雨、雾和灰尘等都可以阻碍该范围内的红外线的传播,因此只要是小雨或湿度较大的天气就能减弱红外图像的对比度,影响PNVS和TADS的使用;
  
  其次,AH-64A“阿帕奇”的主要武器是AGM-114“侮尔法”反坦克导弹,两侧翼下分别可挂两层8枚,共16枚。该导弹由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专门为AH-64武装直升机所研制,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坦克和装甲车辆,但它也有缺点:一是雨、雪天气阻挡激光束的传播,使导弹无法制导;二是因为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导弹发射后,必须由装在直升机上的激光指示器照射和指示目标,因此从目标捕捉、导弹发射到命中的全过程,“阿帕奇”直升机始终都处在暴露状态,很容易受敌方火力的攻击。
  
  第三,AH-64A“阿帕奇”是目前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已装备35个大队,共727架。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武装直升机,座舱内仅各种开关就达1250个,飞行员操纵难度大,负担重,而且容易出现失误。另外,“阿帕奇”虽然是美国陆军采用军标1553B数据总线的第一种宣升机,但机上的设备和系统没有全部与总线交连,直升机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
  
  针对这些问题,早在80年代初美国陆军就提出要改进AH-64A“阿帕奇”直升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1985年马丁?玛丽埃塔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研制直升机机载恶劣条件下的火控和截获雷达(Hawfcar)的合同,即开始研制机载“长弓”雷达,当时称机载恶劣天气武器系统(AAWWS)。
  
  战斗机的机载火控雷达一般工作在I/J波段,即8-10千兆赫范围,但这种雷达不适于武装直升机使用,因为武装直升机飞行高度要比战斗机低得多,其机载雷达必须能在有严重地面杂波条件下工作。经研究表明,在地面杂波很强的环境中,毫米波容易甄别,而且毫米波雷达的天线尺寸较小,适合在直升机和导弹上安装。通过试验还证实,在35千兆赫的Ka波段附近,毫米波回波的信噪比较高,而地面杂波最弱。
  
  1986年6月,美国陆军开始对“长弓”毫米波雷达进行原理性试验。1987年秋,将3校“海尔法”导弹改装了主动雷达引导头(成为“长弓海尔法”导弹),并进行了地面发射试验。1989年5月,在一架“阿帕奇”直升机的旋翼轴顶上装上“长弓”雷达天线整流罩模型进行飞行试验,天线罩为扁圆形,直径132厘米,高76厘米。随后,又在这架直升机上安装了试验性的“长弓”雷达进行试飞,这种装“长弓”雷达的直升机就称为“长弓阿帕奇”验证机。飞行试验结果证明,旋翼轴顶上的天线罩除在快速飞行中会增加一点阻力外,对直升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几乎没有什么影响。1993年8月,第一架AH-64D“长弓阿帕奇”原型机首次试飞。1994年6月,“长弓阿帕奇”原型机第一次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长弓海尔法”导弹进行打靶试验,结果一弹击中了4.2公里处的一辆行进中的T-72坦克,效果非常好。从此,AH-64A“阿帕奇”的发展型-AH-64D“长弓阿帕奇”问世。
  
  在此之间,麦道公司还推出了一个“阿帕奇”的多阶段改进计划(MSIP),先后出现了AH-64B和AH-64C两种型别。AH-64B是根据1991年海湾战争的使用经验提出的改型,与AH-64A相比主要加大了左前方的电子设备舱,具有发射AIM-92“毒刺”空对空导弹的能力,加装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自动目标移交系统(ATHs),并改善了直升机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维护性(RAM)。原计划将254架AH-64A改为AH-64B,但该项目已于1992年取消。
  
  AH-64C也是在AH-64A“阿帕奇”基础上的一种改型,它除了没有装“长弓”雷达外,其余基本与AH-64D相同。该型机已于1994年1月首飞,计划用美国陆军现役的AH-64A改装540架(有的资料为584架),1995年中期开始交付使用。剩下美国陆军还有227架AH-64A将全部改成AH-64D“长弓阿帕奇”,原计划该改型从今年起开始服役,按照新编制将装备25个大队,每个大队有3个中队,每个中队装备3架AH-64D和5架AH-64C。由于这两种机型除雷达外基本相同,执行任务的直升机可以通过自动目标移交系统共享战术情报信息,因此没有“长弓”雷达的AH-64C也可以发射AGM-l14“长弓法尔法”导弹,因为它是主动雷达制导的,发射后可以不管。
  
  "长弓阿帕奇"的设计特点
  
  从外表上看,除了旋翼轴顶上多了个扁圆形的天线罩以外,“长弓阿帕奇”与“阿帕奇”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长弓阿帕奇”技术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难怪麦道公司(现并人波音公司)正雄心勃勃,不但要将现役的AH-64A全部改装成AH-64C/D,而且还扩大生产新的AH-64G/D供应国外客户,以便与欧洲直升机公司的“虎”式、贝尔公司的“超级眼镜蛇”、阿古斯塔公司的“猫鼬”以及南非和俄罗斯生产的武装直升机进行竞争。现在英国已订购91架AH-64G/D,荷兰、韩国等也都先后订购“长弓阿帕奇”。这说明经改型后,AH-64D确实有了较大提高,其更新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l)换装“长弓”雷达
  
  之所以将AH-64D命名为“长弓阿帕奇”就是因为换装了“长弓”毫米波雷达。该雷达原理样机重226公斤,生产型已降为l72公斤。雷达天线安装在主旋翼轴的顶部,可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连续扫描,也可以对某个扇形区进行重点扫描。“长弓”雷达发射波具有脉冲短、不易探测的波形、小的旁瓣和一定程度的频率捷变能力,不易被截获和干扰。当直升机在复杂地形的掩护下,这种雷达波可以穿过恶劣大气环境,发现机载红外设备发现不了的伪装在地面杂彼中的目标,并可以通过目标探测和分类设备将雷达探到的目标信号特性与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比较,依次排列出对载机的威胁等级。在跟踪瞄准目标时,不但速度快(比现在的瞄准手段减少70%的瞄准时间),而且可以瞄准多个目标。
  
  “长弓”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方式,在空地方式时可探测空中目标,但在空空方式时不能探测地面目标。
  
  一架装备“长弓”雷达的AH-64D能为整个攻击中队提供空中警戒。“长弓”雷达还具有地形跟踪能力,这种方式一般在飞行员的夜视设备和夜视镜(NVG)不好使的情况下使用。
  
  (2)装备“长弓海尔法”导弹
  
  以前的AH-64A只能携带半主动激光制导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整个发射过程需要载机对目标进行照射指引,影响了直升机的安全。而AH-64D则可装备AGM-114L“长弓海尔法”导弹,由于它采用了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对于目标的特征和位置信息可被导弹所“记忆”,即使直升机雷达不再照射目标,弹上的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也能引导其命中目标。此外,AH-64D又增加了两个外接点,可带4枚“毒刺”、4枚“西北风”或2枚“响尾蛇”红外格斗导弹,从而提高了该机的空战能力。其它武器没变。
  
  (3)简化座舱设备
  
  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对座舱内的设备进行了简化。如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功能可变控制键的使用,使座舱内的开关总数从过去的1250个减少到了现在的200个,取消了飞行员头顶上的控制板,并将所有的控制开关组合到驾驶杆和显示器上,减少了由于飞行员需要经常操纵机身两侧开关而造成的忙乱情况。AH-64D仍保留了AH-64A型上的飞行员夜视设备和目标截获/瞄准系统,一旦遇到恶劣天气不能使用或效果不好,可以得到“长弓”雷达地形跟踪功能的帮助。一些主要飞行仪表依然保留,但主要是作为备份。原来座舱里的黑白显示器,改成了重量轻、能耗低的彩色液晶显示器。据介绍,以后AH-64D还可能采用能显示地形垂直变化的彩色地图屏显装置。经过这些改进后,不但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同时提高对战场情况的了解。
  
  (4)改进通信、导航设备
  
  对“阿帕奇”的通信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进,如AH-64D装备的改进型调制调解器,它能在4台收发机上同时发射和接收信息,通信速度可达到每秒16000字节。而且该装置与美国陆军的战场数据系统兼容,可以相互分享目标数据和实时图像。此外,“长弓阿帕奇”有高频、特高频和调频电台,还有一台高额电台用于直升机贴地飞行时使用电离通信或地波通信。在导航设备上,AH-64D采用了利顿导航和控制系统公司的LN-100轻型惯性导航设备。这种采用环形激光陀螺的惯导设备,其精度是AH-64A采用的LRAB-80的10倍,可靠性是后者的3至4倍。它还可以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交连,可进一步提高导航精度。
  
  (5)采用大功率发动机
  
  由于大量的改进,使AH-64D的起飞重量增加500多公斤,因此采用了两台功率更大的T7O0-GE-701C型涡轮轴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是T700-GE-700的一种改型,但单台功率增加了144千瓦,最大功率达到1409千瓦。
  
  “长弓阿帕奇”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全机的维护性要求,尽量采用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的电子组件和设备,使该机的维护性能更好。机群飞行50000小时后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将达到80小时。


H-64A已发展了以下几种型别:AH-64B,AH-64A的改型。是根据海湾战争的经验改进的。AH-64C, AHP64A的改型。类似于AH-64D,但没有“长弓”雷达且保留AH-64A的发动机。A-64D“长弓阿帕奇”,最新的改进型,在旋翼轴上装有“长弓”毫米波雷达和带射频导引头的“海尔法”导弹。“长弓”雷达能够跟踪飞行目标,在雨天、烟、雾气象条件下不影响其性能,并能逃脱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和电视的跟踪,短距离内能发射“海尔法”导弹,能在发射前锁住,或同步发射和在飞行中锁住,能扫瞄360的空中目标,或以90扇形扫瞄270地面目标,旋翼轴上的环形天线重量为136公斤。AH-64A直升机的主要武器为1门30毫米“链”式机炮,装在机身下部,正常射速为625发/分,载弹量1200发。机翼下有4个悬挂点,可悬挂16枚“海尔法”导弹,选装70毫米火箭弹,每个悬挂点可挂一个19枚火箭发射器,最多可挂4个发射器,共76枚火箭弹。该机机身长(尾桨旋转)15.54米,机高(至旋翼桨毂顶部)3.84米,空重5092公斤,最大平飞速度293公里/小时,最大航程482公里。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51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6-22
冲锋,挽歌,喷气机=F-15+其他布局

红蜘蛛,惊天雷,闹翻天,太阳风,直流电,酸暴雨,浓雾,空袭=F-15战斗机
F-15鹰式战斗机(F-15 Eagle),是全天候、高机动性的战术战斗机,针对获得与维持空优而设计的它,是美国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之一。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试飞,1974年首架量产机交付美国空军使用,直到现在。在战机世代上,它被归类为第三代战机(这是西方标准,俄国标准则列为第四代),与F-16,美国海军的F-14、F/A-18,欧洲的龙卷风、幻象2000等是同一世代。F-15是美国空军当前的主力制空战斗机,可用于夺取战区制空权,也可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1965年,作为F-4的后继型号,麦道公司的设计得到批准,它就是F-15单座双发超音速重型喷气战斗机。按要求,它应能作高空高机动飞行和洲转场飞行;能单人操纵投放各种武器;可近距格斗,野战自助能力强。具有雷达下视能力,M数为2.5。1972年7月,原型机试飞。1974年11月开始服役,至今已生产一千多架。日本还进行了仿造,其也采购国还包括沙特和以色列,都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

  一个有名的衍生型是F-15E打击鹰式战斗轰炸机,在1988年服役,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全天候打击战斗机。

设计
  Five F-15E Strike Eagles from Seymour Johnson AFB, NCF-15的机动性来自於低翼负荷(重量对翼面积之比值)与高推重比,使它能够快速地转向而不丧失速度,武器和飞控系统的设计使得它只需要一名飞行员,就能安全而有效率地进行空战。

  多功能的航电系统包含了抬头显示器(Head-Up Display,HUD)、先进的雷达、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 飞行仪表、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通讯、战术导航系统与仪器降落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它也内建了战术电战系统、敌我识别器(Identification Friend of Foe,IFF)、电子反制(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ECM)装置与中央数位电脑系统。

  抬头显示器会显示出由航电系统整合提供的飞行相关资料,它可以在任何飞行环境下判读,提供飞行员飞行、追纵及猎杀敌机或其它目标的必要而即时的资讯,而不需要低头看座舱内的仪表。

  F-15的多功能脉冲都卜勒雷达可以向下俯视搜索目标,利用都卜勒效应能避免目标的讯号被地面杂讯所掩盖,可以追纵从视距外到近距离、树梢高度的小型高速目标。目标反射的雷达讯号会传到中央电脑,在近距离缠斗下,雷达可以自动捕获目标,并将目标资讯投射到抬头显示器上。电战系统提供威胁来源的警告,并且自动进行反制。这些先进的电子装置让飞行员为它取了个「星舰」的绰号。

  F-15能搭载多种空对空武器,自动化的武器系统与手置节流阀与操纵杆(Hands On Throttle And Stick,HOTAS)的设计,让飞行员只需使用节流阀杆和操纵杆上的按钮,就可以有效地进行空战。而所有的设定与视觉导引都会显示在抬头显示器上。

  Two F-15 EaglesF-15能够携带AIM-7麻雀飞弹、AIM-9响尾蛇飞弹、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其中进气道下方外侧可以挂载AIM-7和AIM-120,机翼下的多功能挂架可以挂载AIM-9和AIM-120。而在右侧进气道外侧还有一座M61A1火神机炮。

  低阻力的适形油箱(Conformal Fuel Tanks,CFT)是特别为C/D型研发的,装设在两边进气道外侧,主翼下方的位置,可以装载约114立方呎(约3,200公升)的油料,只需增加一点呆重,但增加的阻力远小于外挂式副油箱,也不会占用外挂载点,原先在进气道下方外侧的挂载点则改成在适形油箱下方,数量相同。这个装置使得F-15能够减少空中加油所需的时间,因而增加其在战场上执行任务的时间,有助于其全球部署行动。不过由於它不像传统外挂式副油箱可以在必要时抛弃,而依然会降低战机的性能,A/B/C/D型通常不使用它,F-15E则会使用。

  F-15E打击鹰式战斗轰炸机是双座、双重用途战机,可全天候执行空优作战与深入阻绝任务。後座拥有四具多功能阴极射线管(CRT)萤幕,可以检视飞机系统与武器的管理。三重数位线传飞控系统与雷射陀螺仪使得战机能够进行自动地貌追沿(terrain following)飞行。而高解析度的AN/APG-70雷达与夜间低空导航暨标定红外线(Low-Altitude Navigation and Targeting Infrared for Night,LANTIRN)荚舱,使得F-15E能够进行低空高速穿透,与对战术目标的精确打击。

服役史
  美国空军是F-15最早也最大的使用者。

  一架属于佛罗里达州廷德尔空军基地第325战斗机联队的F-15D正在投放热焰弹第一架F-15A在1972年7月首飞,第一架F-15A(或称做TF-15A)双座型教练机在1973年7月首飞。第一架鹰式机(F-15B)在1974年11月成军,而在1976年1月,完成了首架战斗部队F-15的成军。

  单座型的F-15C和双座型的F-15D在1979年加入美国空军的行列,新机型具备PEP2000(Production Eagle Package 2000)的升级,包括增加了2,000磅(约900公斤)的内载油量,可以加挂外部适形油箱的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68,000磅(约30,600公斤)。

  F-15自1983年2月展开了多阶段提升计划(Multistage Improvement Program,MSIP),1985年第一架MSIP型F-15C完成。MSIP包含了中央电脑,可程式武器控制组等的升级,可使用较新型的AIM-7、AIM-9、和AIM-120A。还有扩充的战术电战系统,配备ALR-56C雷达警告接收器、ALQ-135反制装置。最後43架还装上了休斯APG-70雷达,其馀的F-15C也升级为APG-63v1?

  服役於以色列空军的F-15A/B也参与了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

  F-15C/D和F-15E都参与了1991年在波斯湾发动的沙漠风暴行动,并获得空军39场空战胜利中的36场。F-15E主要於夜间使用LANTIRN进行飞云飞弹载具与炮阵地的猎杀任务。

  接下来F-15仍持续支援南方守望行动,在伊拉克南部禁航区巡逻,以及土耳其的Provide Comfort行动,北约在波士尼亚的行动等。

  现有架数

  美国空军现在有396架正在使用,另外有126架配属于空中国民兵。

  使用者

  其它使用F-15的国家还有以色列(F-15与F-15I)、日本(F-15J)、沙特阿拉伯(F-15C与F-15S)。另外还有以F-15E为基础,售予南韩的F-15K,这是第一个使用GE(General Electronic,奇异,或称通用电气)引擎的F-15,在这之前的F-15都是使用P&W(Pratt and Whitey)的引擎。

  争议

  部份致力于改革越战空战的失败,知名的「战机黑手党」的军事研究者们,认为F-15仍然只是F-4这款越战失败者之一的机型的升级版。

  F-15的近距离空战机动性、大尺寸和高价的评价,带来了F-16战隼式战斗机的研发,以弥补F-15的不足。

  其它称做F-15的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斯若普(Northrop)建造了P-61黑寡妇战斗机的无武装型,称为F-15报告者式(Reporter)(在陆军航空队的命名系统中,F代表照相侦察机,使用到1947年美国空军创立)。

  击杀纪录

  直到2000年,F-15在空战中,总共缔造了104架击坠纪录而未被击落,然而在1995年日本的一次实弹空战训练中,一架F-15J因为AIM-9安全装置失常而击落另一架F-15J。

  主要的击坠纪录都是由以色列空军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或称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称之为加利利和平行动)中缔造的,许多叙利亚的俄制MiG-21(报告中的数量从80到92架不等)和少量的MiG-25被击落,其中一部份是F-15的战绩。

  沙特皇家空军(Royal Saudi Air Force)在1984年与伊朗的小规模冲突中击落二架F-4,波斯湾战争中击落二架伊拉克幻象F1。

  在波斯湾战争中,美国空军缔造了大部份的击坠纪录,大多都是用导弹,而被击落的敌机大部份都是被追击,而不是直接向美军发动的正面交火。在这场战争中,F-15被用於对地攻击的比重和空优任务相当。不过其中F-15E也遭到地面炮火的攻击而损失两架,另外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也有一架可能是被地面炮火击落。

  一片机翼就够了?

  在1983年5月1日,以色列空军的一次缠斗训练中,一架F-15D与一架A-4天鹰式攻击机发生碰撞。F-15D的右翼几乎整个撕裂,只剩最内侧的2呎(0.6公尺)还在。飞行员没有听从教官要求弹射的命令,并且成功地将这架重创的飞机迫降到机场。事后调查认为能够成功迫降是因为机尾巨大的水平面积,以及引擎进气道与机身提供的额外升力。两个月後,这架飞机完成修复并回到任务行列。
未来
  F-15C/D已计划要由其后继者F/A-22猛禽战斗机取代,F-15E的未来仍不明朗,但由于它相对来说比较新,又没有充份有力的后继者,预计仍会在空军中保持一定的数量。

  性能诸元(F-15 Eagle)

  基本资料

  人员: 1 (A/C), 2 (B/D/E)

  全长: 63.75 ft (19.43 m)

  翼展: 42.75 ft (13.03 m)

  全高: 18.625 ft (5.68 m)

  翼面积 608 ft2 (56.5 m2)

  空重: 28,000 lb (12,700 kg)

  酬载(C型): 44,500 lb (20,200 kg)

  最大起飞重量

  C/D: 68,000 lb (30,800 kg)

  E: 81,000 lb (36,700 kg)

  动力

  F-15C/E: 二具Pratt & Whitney F100-229带后燃器涡轮扇引擎,每具推力29,000 lbf (129 kN)

  性能表现

  极速 1,875 mph (3000 km/h) (Mach 2.5)

  航程

  C:转场航程3000浬(携带适型油箱与三个外挂副油箱)

  E;

  3100浬(携带适型油箱与三个外挂副油箱)

  2400浬(携带副油箱)

  最大作战半径1000浬

  实用升限

  A/B/C/D: 65,000 ft (19,800 m)

  E: 50,000 ft (15,000 m)

  爬升率 50,000 ft/min (15,240 m/min)

  武装

  六个翼下、四个机身外侧、一个机身中线挂点,总外挂可达16,000磅(7,300公斤),武器包括:

  机炮:一座M61火神式20毫米加特林机炮,弹药940发

  飞弹:

  四枚AIM-7麻雀飞弹或四枚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通常挂载于机身外侧挂点或适型油箱下挂点

  四枚AIM-9响尾蛇飞弹,通常挂载于翼下大型多功能挂架

  炸弹:F-15E可挂载各种美国空军空用炸弹,包括自由落体核弹,以及GBU-28 4,500磅(2000公斤)碉堡穿透炸弹

  The character Air Raid, of the Aerialbots, is also an F-15, as is Leader-1 in the Challenge of the GoBots.

  影片<<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中,一队F-15战机为了保护空军一号及乘坐于其上的美国总统,而与俄国MiG-29战机交战,其中一架牺牲自己替空军一号挡下了一枚导弹,该片由哈里逊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

  In the comic strip Calvin and Hobbes, there is a Sunday comic where Calvin pilots an F-15 loaded with missiles in order to bombard his school.

  2005年的<<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一片中,一个联队的F-15E以AIM-9攻击外星人的三足载具,没有什么效果。

  相关的飞机 MiG-25 - MiG-31 - Su-27

  设计序号 F-11 - YF-12 - F-14 - F-15 - F-16 - F-17 - F/A-18

  衍生型 F-15E - F-15K F-15T

F—15的改型

  F—15A 第一种战斗机改型。

  F—15B A型的双座教练机改型,曾称作TF—15A。

  F—15C 单座战斗机,油箱内还可带电子战,侦察及各种探测设备。

  F—15D C型的双座教练型。

  F—15E 是一种战斗轰炸机。因为设备复杂,采用F—14那样的串列双座制。它换装了高分辨率APG—70火控雷达及前视红外/激光跟踪器,导航精度和地形跟踪(贴地飞行)功能大大提高。可外挂各种对空对地攻击武器,比F—15D多12个外挂点(也采用保形油箱)。

  F—15是目前美国空军主力战斗机和最先进机种(未服役的F—22除外)。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联合国部队共击落39架伊拉克飞机中的90%是F—15C完成的。

  一.F-15E“攻击鹰”双重任务战斗机武器系统

  F-15E是麦.道公司的空中优势战斗机F-15的基础上研制的既保持了空中优势能力又能遂行远程攻击任务的“双重任务”战斗机。围绕着加强全天候纵深遮断作战能力进行了改进研究,主要是增加了外挂的保形油箱和武器外挂点,并为专职的武器系统操纵员设计了1个后座舱和增加了一些电子设备。F-15E“攻击鹰”的电子设备总重是1160kg,比F-15C/D“鹰”增加了约180kg。保形油箱不能投放,但可以在地面上拆装,大约只需30分钟。在执行空中优势任备时不一定装保形箱,其能力不低于F-15C战斗机,安装上保形油箱后有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试验机于1980年7月8日首次试飞,第1架生产型飞机于1986年12月首次试飞。1988年12月29日开始交付给美国空军。1989年F-15E形成初步作战能力(IOC)。1991年1月参加了海湾战争,取得了良好的战绩。

  最初美国空军计划采购392架,1988年削减到200架,已于90年代中期交付完毕。最早装备F-15E“攻击鹰”战斗机的部队是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的第335和336两个中队。`

  二.特点:

  与F-15A/C战斗机比较,F-15E的火力控制系统有下列特点:

  武器 F—15E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攻击和封锁,其航程比战术空军司令部现装备的F—lll短,但比F一4长,载弹量也比F一4大。 F—15E的航程约为3200公里,F—lll为6100公里,而F一4的对地攻击作战半径仅有l600公里。F—15E保留全部空对空作战 能力,带4枚AIM一7M“麻雀”导弹,4枚AIM一9L/M“响尾蛇”导弹,以及20毫米的M61“火神”转管航炮和940发炮弹。另 外,F—15E可以携带8枚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F—15E飞机执行攻击任务,在飞向目的地途中仅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但在返航途中则可以全力进行空战。空战型F—15 的重量只有16330公斤,过载可以达到9G;F—15E加大了重量和翼载荷,在满载的情况下过载不可能拉到9G。飞机的过载极限 随着载荷和布局的改变而变化,但鉴于大多数武器约能承受6G的过载,因此,这也就确定了飞机的过载极限,除非飞行员为了 进行空战机动和自卫,抛投外挂武器。

  在对地攻击方面,F-15E可以到这样一些标准如,飞机应能够在夜间利用500英尺(182米)的云层突防,然后降低到200英尺 (61米)高度,在云下投放武器、用前视红外设备识别目标,还可能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 F—15E与F—15C、D一样,也可以装保形油箱,其续航能力可达5小时左右(不空中加油)。在执行近距空空作战任务时, 可拆下保形油箱,但预计,在F—15E服役期间,可能不会出现拆卸保形油箱的情况。保形油箱不能空中投放,其载油量为 4540公斤。F—15E还将利用翼尖的空间增加载油量。 F—15E在执行某些远距离对地攻击任务时必须带保形油箱,但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需要保形油箱。F—15C带两个保形油箱、 一个机腹油箱和12枚MK20“石眼”炸弹,执行高、低、低、高作战任务(包括以M0.9的速度冲刺93公里),从西奈南部的基地起飞,能够攻击希腊最北部目标。在转场航程方面,这种飞机带保形油箱及3个副油箱,理论上讲能够从德国的比特堡空军基地转场到波斯湾南部(留有余油),距离约为2,600海里(4,818公里)。 保形油箱外部有5个空对地武器挂点,主要用于接载自由落下炸弹,另外,有动力的武器也可以挂在保形油箱外部和机腹 下。在翼下接点上带炸弹或弹挂弹架时,要使用外挂架。滑翔弹弹翼较大,保形油箱和机腹接点间的空间不够,因此,只能接在翼下。 F15E的载弹量为ll000公斤,除上述武器外,该机还能够挂载集束炸弹,AGM一65“幼畜”反坦克导弹,MK84普通炸弹,以 及BLU一27系列的燃烧弹等。

  通过实施分阶段改进计划,F—15C、D都能够发射反卫星导弹。尽管美空军不准备用F—15E执行反卫星任务,但F—15E也具备发射反卫星武器的能力。 改进发动机 最初的8架F—15E将装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220发动机,其推力为10900-ll340公斤。发动机舱经过改装后,不仅能装 F—100—220发动机,而且还能装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发动机。 另外,现在采用的F—100和F—l10发动机改进型计划,单发推力达到13,150公斤。但是即便推力达到26300公斤,F—15E的推 重比仍不会超过F—15A和F—16的推重比。F—15E能够进行M数2的持续飞行,但实际上在执行攻击任务时,将飞亚音速,以便节省燃油。

  改进航空电子设备 F-15E的重点是改进电子设备,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后座舱武器系统官使用的设备。F—15E将采用APG一63火控雷达的最新型号 --APG一70,并携带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系统,以便在夜间和全天候气象条件下进行低空攻击。

  F—15E装的设备包括:

  具有故障保险功能的飞行操纵增稳系统,各种武器(包括核武器)的挂载和发射装置,可编程序武器控 制系统,抗干扰保密的高频和甚高频通信设备(SeckTnlk),低空导航和目标红外夜视吊舱及配套设备(经改进的惯导系统,雷达高 度表,宽视野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供飞行员和武器操纵员使用的新式座舱显示器和操纵装置及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的配套设 备。。另外,双座标准型没有内载式电子对抗设备,而F—15E则在弹药舱内装有这种设备。 通过分阶段改进计划,F—15C、D装APG一70雷达,但F—15E的APG一70雷达有其独特之处,它将由专门的空对地软件和合成孔 径雷达软件组成,使其具备高分辨率的地形测绘能力。在距离在10海里(18.5公里)以内时,即使入射角很小,分辨力也可达2.6 米:而且APG一70是一种模块式雷达,以后可以分阶段改进。 F—15E还拥有自动机动攻击系统。这种设备是在F—15飞行、火控综合系统/“萤火虫”III的基础上研制的。飞机装这种设 备后,可以在作机动动作时准确地投放

  武器。

  F—15E的后座舱布局方案与F-15先进战斗机性能验证机极为相似。总共有四个显示屏 ,而武器系统控制员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荧光屏来显示平显的信息。在仪表板上方,约与飞行员视线平齐处,并排安装两个15.25 厘米的显示器,两边各有一个12.7厘米的彩色显示器。这四个显示器由两台交叉馈送计算机控制,因此每对显示器可互换显示信息。 通常的基本显示格式是:左侧显示器显示“菜单”(即选择显示项目)或活动地图,右侧显示器显示威胁报警信号,中间两个显示器 显示雷达和前视红外图像。在风挡的中下侧另有一块仪表板,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称之为“前上方控制面板”。其上装有通信、 导航和敌我识别等设的显示器。这些显示器可通过左右两侧控制板上的一对多用途操纵杆来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器周围的 20个控制按钮来控制,与F/A—18“大黄蜂”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飞行员前方除宽视野平视显示器外,在“前上方控制 面板”两侧还各有一个主显示器,用于显示雷达和前视红外图象,其下方是活动地图显示器。 此外,后座舱备有常规的操纵杆、脚蹬、飞行仪表等,以便武器系统控制员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对飞机进行操纵。 经过分阶段改进的F—15C、D、E飞机均采用IBM公司的APIR机载计算机,用的是通用计算机语言Ada。

  三.设备组成:

  1、显示/控制分系统,包括前座舱中的广角平视显示器和上前方控制板、前座舱中的3个和后座舱中的4个多功能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2、AN/APG-70火力控制雷达。

  3、中央任务计算机。

  4、AN/AAQ-13导航吊舱和AN/AAQ-14瞄准导舱,使用GBU-12、GBU-16和GBU-24等激光制导炸弹时选配这种设备。

  5、AN/AXQ-14数据链吊舱,使用GBU-15光电制导炸弹和光电制导的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时选配这种设备。

  6、LN-93惯导装置,采用的是LG-9028环形激光陀螺(激光光束行程0。28m)。

  7、AN/URC-107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JTIDS)2级终端,这种终端能保证在传输数据和话音信息时既抗干扰又保密,也保证飞机之间实施导航和塔康导航导航系统的工作。JTIDS采用时分方式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有50%的脉冲失真,系统内采用了有误差校正功能的里德-索洛蒙码来还原信息内容。2级终端的主要技术特性是:工作频带为969~1206Hz(信息交换)和962~1213GHz(塔康系统工作);信道间隔和输出功率为3GHz和200W(信息交换),1GHz和500W(塔康系统工作);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38kbit/s;话音信息传输速率为16(内部2.4)kbit/s;计算机运算速度为1500KOPS;重58.05kg。

  8、MIL-STD-1553B数据传输总线。

  四.作战方式:

  1、搜索、跟踪空中目标;

  2、使用机炮、“麻雀”、“响尾蛇”和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等武器攻击空中目标;

  3、搜索、跟踪地面目标;

  4、使用各种空对地武器攻击地面目标;

  5、导航

  五.实战情况:

  在海湾战争期间,担任美国空军第335战术战斗机中队小队长的蒂姆-贝内特上尉和副驾驶员丹-贝克上尉,一道驾驶“攻击鹰”共执行了58次作战任务,参加7大部分在夜间搜寻和攻击伊军“飞毛腿”导弹发射架的战斗。他们每人飞F—15E都已1000多小时,作为搭档同飞 F—15E也有4年多时间。默契的配合和丰富的作战经 验,使他们在伊拉克上空闯过了道道险关。他们在海湾战争的经历包括一个夜间炸毁一架伊军直升机的故事、是唯一一对获此奇异战绩的7—15E飞行员。

  本文是这位小队长参加海湾战争系历记的片断,他的叙述把时光推移到了9年以前的那场战争。首次出动时的恐惧海湾战争期间,我们驻扎在沙特阿拉伯中部的海尔素基地。自始至终我们都住在帐篷里。该基地常驻有5个F—16和F—15E战斗机中队。全天24小时均有飞机出动作战。

  飞机起降的噪声和荒漠阴冷的天气。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例行的生活程序是:早1-5点或6点休息,睡8小时,起床后冲一次淋浴吃饭,然后审查中队当晚的任务计划。由于我们部队在编飞行员稍有缺额,所以当小队长或飞行教官的就得多飞。战争的第一夜,当我疾步奔向自己的战机行将出动时、显然感列恐惧、心里不禁打起鼓来:“真倒霉、麻烦临头了。”我们虽然知道将向伊拉克开火,但这时并不了解伊拉克人在做什么,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打中我们。而只要一只脚进入座舱,许多要做的事就会涌入大脑。我们在起飞后先是与空中加油机会合。完成空中加油操作,然后飞越伊拉克边境,这时,我觉得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非同寻常,可这些事我们都曾反复做过。

  在F—117隐身战斗机攻击刚刚过后,我们突防伊拉克边境时的情形我仍记忆犹新。当时,满天弥漫着伊军高射炮炮火,我提心吊胆,全神贯注地提防着,只觉得口干舌燥。做梦也没有想到高射炮弹会有这么密集。我们绕过巴格达奔向一个代号为H一2的机场,去攻击有固定发射架的“飞毛腿”导弹发射阵地。按计划必须在伊拉克人发射“飞毛腿”导弹攻击以色列之前,完全摧毁这些固定发射阵地。 H—2机场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很可疑的,因为该机场驻有一些试图在夜间对我们实施攻击的战斗机。

  我们用12架飞机来攻击这里的目标。僚机在我后面大约3公里,利用前视红外探测系统,我们能在夜间相互看得见对方而保持编队队形。在大约距H一2机场128公里时,我们的雷达截获了一些米格-29“支点”和米格-23“鞭挞者”的目标信号。这些米格飞机也知道我们的位置,并向我们编队移动,试图对我们进行攻击。 被一架米格-29跟踪 我们的雷达警戒接收机接收到了一架米格—29雷达发射的信号,显然被它跟踪上了。我看见这些飞机在下降高度。对方知道我们有多少架飞机,并试图从编队队尾进行攻击。当然我们也跟踪了这架米格一29,不过很快就失去了它,再次跟踪上以后又再次失掉了目标。我们编队的每—个人都能用雷达稳稳地抓住这些米格飞机,并用导弹瞄准它们。除非万不得已,我们不想对它进行攻击,因为那样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我们推测,在这批伊军飞机中,有2架米格—29和3架米格一23。 我在雷达上发现,一架米格—29下降到我机编队的左侧,并开始横越我机编队。从平视显示器上,我能够看见它的图像。图像来自导航吊舱内的前视红外探测装置。该装置为我提供了一个能像在白天一样看见前方天空和地形的小窗口。这架敌机企图作滚转机动,以便对在我前面大约10公里的一架F—15E进行攻击,但它突然炸毁了。我看见飞机碎片四处飞散。 我机编队前面的另一架F—15E的飞行员发现,又有一架米格—29突然窜到其右侧,他知道自己已被跟踪,便先发制人发射了一枚AIM一9导弹,但这“笨蛋”却没有击中目标。

  在任务完成返航以后,为了搞清那架米格—29后来的情况,我们分析研究了由平视显示器显示的红外图像的录像带。原来,这架米格—29绕道进入我们雷达波束发射区被我方跟踪以后,我方很快又失去了对它的跟踪,但当时我机雷达处于自动截获工作状态,所以又截获跟踪上了伊军另一架米格一23“鞭挞者”战斗 机。由于这些米格一23飞机没有随我机下降到低空作战的设备,只好上升到约600米高度,试图借助于我机的排气热量进行红外跟踪,结果,被那架米格—29误射的一枚导弹所击落。

  赴汤蹈火夜袭

  有时伊军高射炮和地对空导弹的火力确实厉害,特别是开战头两周。在我两次执行任务中,都有F—15E被击落。战争的严酷现实就是如此,决非耸人听闻。最难忘的是2月16日之夜,我们以24架飞机的较大编队进入巴士拉地区上空。编队被分成3个组、每组8架飞机。任务分别是:第一组到巴士拉北部炸毁一座桥梁。 我们第二组处在编队中间位置,由中队长期蒂夫-平格尔中校坐镇。他身经百战,是一名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资格飞行员。我们攻击的目标是靠近沿海位于一条河上游的发电厂。最后一组攻击位于科威特北部的伊拉克炼油和储油区。

  我们组在完成空中加油以后,由空中预警雷达指引下降到低空,在科威特西部继续向北飞行.然后转向东飞。刚一拐弯,距目标大约就只有24公里。我们低空绕过伊军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打算突然跃升中中冲过伊军高炮阵地。眼前所见,并非以往高炮能比,是些口径更大的重型高炮。当时,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有两个师正沿着我们飞行方向的一条公路在移动,但我们并不知道。我决不会忘记地面上那象一堵长墙一样的高炮阵地。

  我俯视下方,有一种下沉到深洞里的幻觉,因为似乎伊军高炮有意在我们前方让一条路,放过我们编队前头的飞机,让我们钻进去。突然,伊军高炮猛烈开火,炮弹密如蛛网,我本能地作出保护反应,将脑袋紧缩到座椅里好像等着挨揍。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不能掉转航向,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唯一的念头就是“尽快冲出这片火海”。 也许有人会说,当一颗曳光弹向你迎面扑来时,你就稍转机头避开它就是了。外人哪里知道,此时从地面高炮炮口喷出的火焰铺天盖地而来,整个夜空如同白昼。所以我曾感到自身难保,因为在猛烈炮火火焰照射下,他们肯定会发现我们。我们赶紧急跃升到大约5000米高度,以逃出高炮的有效射击范围。虽然57毫米口径和更大口径高炮仍够得着我们,但威胁力要小得多。幸运的是,他们这次没有向我们发射地对空导弹。我们每架飞机携带有5颗Mk84炸弹,每颗重907千克。

  各机陆续到达目标上空,利用前视红外瞄准吊舱瞄准,对发电厂进行了连续猛烈的轰炸。在我们掉转航向返回基地时,距离攻击南部炼油设施的机队只有10公里左右。他们遭到了伊军地对空导弹和高炮的联合攻击,确实吃了苦头。正是在这里,我们的一架F—15E被击落,两名飞行员失踪。当时,他们冲向伊军的两个地对空导弹阵地进行低空甩投轰炸,即利用飞机爬升时的能量向上抛投炸弹攻击目标。我们分析,他们是在爬升时被击中的。该组其他飞行员在返回基地盾,查看前视红外图像发现了飞机被击落的情形,那架飞机被击中后在空中倾翻,就—头栽向了地面。

  "攻击鹰"夜逮"母鹿"

  这件事发生在2月14日--圣?华伦泰节之夜。与时我们的任务是在伊拉克北部进行战斗巡逻,搜寻“飞毛腿”导弹发射架。我的僚机携带有12颗Mk82炸弹,我的飞机则带4颗GBU—10激光制导炸弹,每颗重907千克,4枚AIM一9导弹和2个副油箱。由我带队。我们利用前视红外瞄准吊舱或雷达搜索目标。这次任务,在空中进行战斗巡逻的时间是凌晨1点到3点。我们升空完成空中加油以后向北飞行。巡逻区从靠近叙利亚边境的阿尔奎姆开始,东到巴格达附近,南至H—2机场,最后再返回叙利亚边境。那天夜里天气不好,云层很厚,从1220米到5490米,云厚达427O米。我们在云层上空巡航,等待E—3空中预警和指挥飞机或其他指挥员下达”飞毛腿”导弹发射架的坐标信息。

  就在此时,我们得到通告,我方地面特种部队的一个小队陷入了困境,他们的行动已被伊拉克人发现,正被伊军调动部队包围,急需支援。当时我方共有10至15个这样的小队在该战区寻袭“飞毛腿”导弹的活动发射架。这个小队已越过伊边境深入约480公里之处。而在距我们约80公里的西部,有5架伊军直升机正对该小队实施包围。 我们朝这些直升机飞去,必须下降高度通过厚厚的云层。我命令僚机跟在我后面约6.4公里保持纵队队形。在距该小队所在位置约80公里时,我的后座丹.贝 克上尉用雷达搜索着伊直升机。我们从雷达屏幕观察到有直升机正从西向东飞行,与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通报的情况完全一样。我和丹商议如何动作。因为要击落直升机,还必须确认它们是敌机。为此,我们呼叫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查问该区域是否有我方直升机。回答是:“没有。准许攻击。”我们下降到云层之下,以便更接近目标。考虑到我方有直升机部队驻扎在叙利亚,它们有可能为援救该小队而迅速赶赴该地区,所以我想在失去与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联系之前,再证实究竟是不是敌机,答案依然是该区域没有我方直升机。我们沿巴格达和叙利亚边境之间的公路干线飞行的同时,继续下降飞行高度到760米。该地区一直是战略要地,伊军部署了大量高炮。我操纵雷达,丹则操纵瞄准吊舱的高分辨率前视红外探测器来搜索伊军直升机。

  在我们钻出云层距该小队不到32公里时,丹通过瞄准吊舱的探测系统看到了这些直升机。它们几乎并排向东创了,领队机处于中间前头的突出位置。它们时而前飞,时而保持一定间隔悬停。在那支小队的东面,也有—支伊军部队,我们遭到了他们的高炮攻击、据我们估计,伊方好像是要用直升机把该小队赶进东边他们部队的包围圈。在直升机之间—直保持着均匀间距,可能是为机降所载部队以驱赶该小队就范。来自瞄准吊舱的红外图像很清楚。使我们足以认清距离8至16公里的这些米-24“母鹿”武装直升机。“母鹿”可运载部队,也可装备火箭和机枪等武器。它们正停在地面,没有关车,旋翼仍在挥舞。我们的雷达探测到了挥舞中的旋翼,并锁定了这些目标。我和丹商议,决定首先用激光制导炸弹炸毁领队直升机。因为它如果在地面被击中,肯定全部完蛋;如果在炸弹落地前,它起飞了,那也能杀伤从该机下来的部队,此外,也会威慑其它直升机,既可使该小队乘混乱脱离险境,也可在混乱中轮番攻击其余的直升机。我向僚机通告了这个攻击方案,并让他们用AIM—9导弹攻击自己首先见到的直升机。我们以大约1110公里/小时的速度扑向目标,飞机令人恐怖地呼啸着,航向正对伊军地面部队头顶。伊军高炮火力凶猛。我们仍不知该小队的确切位置,但看得出形势对这些特种部队的伙计们极为不利。 丹向领队直升机进行激光照射,并在距目标9.4公里时投放了炸弹。由于飞机飞行速度太快,所以炸弹飞行距离比发射的AlM一9导弹还长。

  我操纵AlM—9“响尾蛇”导弹的制导系统工作,准备在一进入有效射程时就射弹攻击。可是,在我们投放炸弹的同时,雷达屏幕显示的数据表明,目标正以185公里/小时的速度爬升,领队直升机在加速飞行。我对丹说,“看样子炸弹要瞎了”,可他仍坚持用激光束照射住目标。我在红外瞄准荧光屏上看到炸弹飞向瞄准点,感到发射导弹的时机到了。就在我要发射的一刹那,目标点突然发出巨大闪光,爆炸直升机碎片四处飞散的情景清晰可见。 此情此景令人谅讶,我们几秒钟后才如梦初醒。伊军高炮射击更加凶猛,直升机也迅速疏散。我令僚机飞行员对地面同一目标点投下3颗Mk82炸弹,以打击刚从这些直升机上下来的部队。编队对该地区进行了反复轰炸,又准备对其余直升机发起攻击。

  我急跃升到3048米高度,并向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报告了下一步打算。该系统指挥人员表示同意,但要我目视证实炸毁的是一架伊军直升机。 我说“这里一片漆黑,我们只能通过前视红外图像断定它是一只‘母鹿’。”这事让我心里有些没底,我和凡都在想:“莫非炸毁了自己的?”经与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司令通话证实,该地区确实没有友军直升机。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干掉剩下的直升机了。伊军高炮火力依旧,我们将正在北逃疏散的直升机分割包围,一旦进入射程便立即发射AIM—9导弹进行攻击。虽然我们落后它们有16公里,但要追则易如反掌。 我想当英雄,多打掉几架直升机。突然,—电机两侧天空出现闪光,我担心,伊拉克人在搞什么名堂,害怕撞进倒霉的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原来这是些炸弹! 因为其它战斗机部队已接受了另一项投弹攻击任务,而我们就恰恰出现在这些位置上。

  虽然这一夜我们已取得了足够的战绩,但任务并未结束。还有15分钟搜寻“飞毛腿”导弹阵地的时间,我们又向H—2机场附近飞去,果然发现了一个导弹活动发射架。我们对它进行攻击后才返回基地。特种部队遇险的小队终于逃脱了厄运,他们还特意到空军司令部感谢我们的支援。他们身临其境目睹了那架直升机被我们炸毁的情景,证实了我们的战果。就在其它直升机匆忙逃窜之际。他们迅速向西撤退而脱险。

  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的F-15 "攻击鹰" 本文系美国一名军事记者对美国空军一支著名战斗机联队所作的采访,着重报道了该联队使用F-15E“攻击鹰”战斗机的情况。1992年6月,美国对其空军组织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原战略空军司令部和战术空军司令部撤消,合并而成新组建的空战司令部。同时,美国空军也重新规定了其目标和任务。空战司令部的指挥部设在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现已成为指挥美国空军全部空战力量的机构。 空战司令部采取的新举措之一就是把原来一些各自独立活动的飞行部队合并成一个新部队,即组成一个“混成”或“组合”联队,这种新联队由不同机种部队组成,因而兼有多种作战能力。驻扎在北卡罗来纳州西摩约翰逊空军基地的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与空军另一支联队合并变成了第4联队,其中还包括一支空中加油机联队的人员和装备。现在第4联队兼有F-15E和KC-10的装备和作战能力,反映了美国空军“全球到达,全球力量”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就在第4联队还在改装F-15E“攻击鹰”之际,1990年8月以后,该部队奉命参加了海湾战争。

  在战争中,全天候的“攻击鹰”常在夜间作战中用来搜索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发射架。由于“攻击鹰”使用了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一个大型空军基地作为起降场,并装备了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瞄准(LANTRIN)系统吊舱和具有高分辨率探测能力的AGP-70雷达,所以,该机每夜出动可多60架次。LANTRIN系统使F-15E能在距地面只有30米的高度以高速飞行。除了攻击“飞毛腿”导弹发射阵地以外,F-15E攻击的其它目标包括重要的公路、桥梁和铁路停车场等。

  F—15这只美利坚之“鹰”确实称得上是当代歼击机的精品。它问世不久,即在中东地区的局部战争中大显神威。F—15最出风头的战斗还是1991年海湾战争空中作战的“沙漠风暴”行动中,F—15歼击机共击落伊各型飞机33架,占全部被击落敌机的87%,而自己无一受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从它参加各种空战至1996年,共击落各种飞机96架,而自己无一被击落。美中不足的是F—15式歼击机的价格实在太昂贵,1987年单机价高达3910万美元,即便是美国富甲一方,也难以大批量采购。

  因此,为满足美空军大批装备第三代喷气式歼击机和适应中低强度局部战争的需要,美空军确立了“高低搭配”的第三代喷气式歼击`机发殿原则,希望能开发出一种与F—15相配套、造价相对低廉、能大量生产、装备和出口的轻型格斗歼击机。F—16“战隼”式轻型歼击机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目前F-15战斗机共有A、B、C、D、E等多种型别。 A型为第一种生产型,B型为双座教练型,C型为A型的改进型,D型为C型改装的教练型,E型是多用途型。其中,C型为美国空军装备的主要空战型飞机,E型为执行空战和对地攻击的主战飞机。由于F-15战斗机的性能良好,许多西方国家和美国盟友都相继采购了此种飞机,其中以色列、沙特阿拉伯、日本等是F-15战斗机的主要进口国家。

  F-15鹰式战斗机与一般的喷气战斗机相同,但是速度更快,而且具有更强大的攻击火力。他们可以执行所有的空中任务,并且具有雷达,可以「看到」2个方格的距离而不会被地形挡住。F-15可以将地图上的任何己方城市和航空母舰指派成基地。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原油以及铝才能生产F-15。

  F-15鹰式战斗机是F-14雄猫式战斗机的下一代机种,它是第一个具备俯视/俯射功能的战机,其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侦测到试图利用地面回波杂讯隐蔽行踪的高速移动目标。F-15的代号是「鹰式战斗机」,它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一种双引擎喷气战斗机。F-15是以1969年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提案为设计的蓝本,这个提案也被广泛地用来制造战斗轰炸机机种。在20年间(1974至1994年),F-15一直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而且在与日本的合约下被卖到美国的盟邦或是在该国组装。鹰式战斗机在海湾战争期间(公元1990至1991年)执行了许多次的夜间精确轰炸伊拉克设施的任务,它也横扫了伊拉克的空军。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54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6-22
银剑=协和式客机

协和式飞机(Concorde;亦称和谐式客机)是由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一种超音速客机。是原英国飞机公司(现并入英国宇航公司)和法国宇航公司在1960年代合作研制的一种四发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4马赫,巡航高度18000米。

1969年,第一架协和超音速客机诞生,并于1976年1月21日投入商业飞行。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是世界上唯一投入航线上运营的超音速商用客机。协和式飞机一共只生产了20架。

英国航空公司和法国航空公司使用协和式飞机运营跨越大西洋的航线。到2003年,尚有12架协和式飞机进行商业飞行。2003年10月24日,协和式飞机执行了最后一次飞行,全部退役。

除协和式飞机以外,唯一的另外一种商用超音速客机是由苏联设计制造的图-144型客机。

历史
20世纪50年代,喷气发动机、后掠翼等技术的应用,战斗机已经实现了超音速和二倍音速飞行。喷气式客机趋于成熟后,民航界又把注意力放到超音速客机上,预计1960年代航空公司需要一种既能远程飞行,又能快速到达目的地的飞行器。美、苏、英、法等国纷纷开始探索研制超音速大型飞机。

1956年至1961年,英、法两国分别进行超音速客机研究,由于研制费用高,加上两国方案相近,1962年,英国/法国两国签署了一个政府合作协议。在这个协议上提出了SST计划(Supersonic Transport Program)即超音速运输计划。协和超音速客机就是SST计划的产物。由英法两国政府平摊巨额研制费。1963年1月,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亲自将这一研制计划命名为"协和"。

协和原型机于1965年开始制造,法国组装的第一架协和001飞机于1967年12月11日出厂,1969年3月协和式飞机试飞,同年10月1日进行的第45次试飞时突破了音障。英国组装的第一架协和002飞机也于1969年4月首飞。1975年底取得两国型号合格证后开始投入使用,1976年1月21日投入商业飞行。 协和式飞机于1979年停产,总共生产了20架,英法两国各生产10架。其中2架原型机,2架预生产型和16架生产型。除了2架生产型用于试验,英国航空和法国航空各有7架,后来法航1架退役。最终协和式飞机于2003年全部退役。

2003年5月31日,法航的协和客机进行了最后一次商业飞行。2003年10月24日,英航的协和客机结束了最后一次飞行。

技术特点
协和式超音速客机采用无水平尾翼布局,为了适应超音速飞行,协和式飞机的机翼采用三角翼,机翼前缘为S形。三角翼的特点为失速临界点高,飞行速度可以更快,且能有效降低超高速抖动时的问题。

协和式飞机前机身细长,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低速仰角升力,有利于起降,又可以降低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阻力,有利于超音速飞行。协和式飞机由于机头过于细长,飞行员在起降时由于高仰角导致视线会被机头挡住,同时为了改善起降视野,机头设计成可下垂式,在起降时下垂一定的角度,可以往下调5至12度,以便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飞行员获得极好的视野,巡航时则转到正常状态。不过庞大的机头角度调整设备占用了飞机的宝贵重量与空间。协和式飞机还有个令人津津乐道的特点就是会「变形」:其一是因为在2马赫的飞行速度时,空气摩擦使其机体产生高热,因热胀冷缩效应,协和式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最长会「变长」约24公分。预生产型协和作了修改,机头横截面从圆形改成扁圆形;并加长了客舱。

协和式飞机共有四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动机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法国国营航空发动机公司(R0lls-Royce/SNECMA)负责研制。发动机型号为“奥林帕斯”593Mk610涡轮喷气式发动机(Olympus 593)。单台推力169.32千牛(38,000 lbs)。发动机具备了一般在超音速战斗机上才使用的加力燃烧室(后燃器)。 协和式飞机的飞行速度能超过音速的两倍,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4马赫,巡航高度18000米,巡航速度达到每小时2,150公里。

协和式飞机是1970年代的产品,但电子设备还是比较先进的。特别是在自动飞行方面,协和式飞机能够达到Ⅲ级自动降落和起飞,即协和式飞机完全能按照程序和指令,在无飞行员操纵下自动进行起飞与降落。

由于协和式飞机设计于1960年代,所使用的技术只能代表60年代的技术水平,所以存在着两个重大的缺陷:一个是经济性差。协和式飞机一次可满载95.6吨的燃油,可每小时却要消耗掉20.5吨,耗油率较高。最大油量航程7000多公里,最大载重航程5000公里,由于协和式飞机航程较短,也就是说它只能勉强横跨大西洋飞行,而不能横跨太平洋飞行,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协和式飞机标准客座为100,最大客座为140,载客量偏小,运营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它的经济性。二是起落时噪音太大,致使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让它起落;而且由于超音速飞行产生的音爆,被限制不得在大陆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

商业飞行
最初共有18家航空公司随后承诺订购77架“协和”,后来各航空公司纷纷终止了签订的订货合同,最终也只有英国航空公司和法国航空公司使用协和式飞机投入航线运营。

1976年1月21日,“协和”客机首次投入商业飞行,英国航空公司首航从伦敦到巴林,法国航空公司首航从巴黎经达卡尔至里约热内卢。1976年5月,英航和法航同时推出跨大西洋至美国的航线。后来,协和式飞机的定期航班中除了伦敦-纽约,巴黎-纽约的每日往返飞行外,由于噪音及成本等原因,其它都已先后终止了。英、法两国的航空公司在协和式飞机的运营上每年亏损4000-5000万美元。依靠两国政府补贴维持飞行。

虽然协和式飞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由于其高速特性,仍然成为往返于美国和英、法两国之间的工商界、政界高级人士,投资银行家等人的最佳交通工具。协和式飞机票价高昂,亲自搭乘协和式班机往返欧美大陆成为许许多多人的梦想。协和式飞机从欧洲到纽约的航程只需要不到三个半小时,且因为伦敦、巴黎与纽约时差六个小时,所以搭乘协和号的旅客最喜欢说:“我还没出发就已经到了”(因为协和式飞机从巴黎到纽约的飞行时间通常只需3小时15分钟,而巴黎和纽约的时差是6个小时,当乘客飞越大西洋从巴黎到达纽约之后,还要将自己的手表往回拨2小时45分钟。也就是说,从时间上来讲,乘“协和”客机从巴黎到纽约,乘客实际上“尚未出发,就已到达”)。

从飞行安全性来看,协和式飞机还是非常安全的,到1999年底,总共安全运营了24年,使协和式飞机获得了全球最安全的客机的名声。

重大事故记录
2000年7月25日,法国航空公司AF4590航班的一架协和式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后两分钟起火坠毁,机上100名乘客,9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地面另有4名受害者。根据事后调查,协和式飞机在进行起飞时辗过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国大陆航空的DC-10脱落的金属片,造成爆胎,而轮胎破片高速击中机翼中的油箱之后引发失火,导致飞机于起飞数分钟后坠毁。这是协和超音速客机运营过程中唯一的一次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至此,协和式飞机25年的安全飞行无伤亡记录被终结。

此次失事促使协和式飞机制造商重新改造机体设计,并修补缺陷。甚至利用制造防弹衣(Kelvar)原料来保护油箱,以避免油箱以后遭到高速的异物击穿。但尽管如此,由于整个失事过程都被民众用家用录影器材拍摄下来,造成社会大众心理上的严重影响,不论这种飞机以往声望有多高,但仅仅一次失事就让协和式飞机从此一蹶不振。

技术数据
尺寸数据
翼展25.56米,机长62.1米,机高11.4米,机翼面积358.25平方米。客舱长×宽×高:39.32米×2.63米×1.96米。

发动机
4台奥林帕斯593 Mk610涡喷发动机

重量及载荷
空重78700千克,最大商载12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6065千克,最大着陆重量11113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巡航速度M2.04,海平面爬升率25.4米/秒,最大载重航程5110千米,起飞距离3410米,着陆距离2220米。

噪音特性
起飞噪音119.5分贝,侧向噪音112.2分贝,进场噪音116.7分贝。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56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6-22
刀刃=休伊式直升飞机

UH-1“休伊”效用直升机是美国贝尔公司制造的中型通用直升机,主要用于给养补给、指挥与控制、救护、运输等任务。乘员1人,装备T53-L-13涡轴式发动机,1X1400轴马力。主旋翼直径14.63米,机长17.62,机宽2.86米,机高4.41米,最大时速204公里,实用升限3800米,最大起飞重量4309公斤,最大航程511公里。继航时间2小时30分。可装载11-14名士兵,或1759公斤的货物。主要类别有UH-1H,陆军用。HH-1H,空军救护型。EH-1H,陆军电子对抗型。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6:58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6-22
俯冲=F-16战斗机

【战机简介】
       研制国家:美国
       全称:F-16“战隼”(Fighting Falcon)轻型战斗机
       研制单位: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洛马公司
       造价:F-16A/B单位为1460万美元(1998年币值),F-16C/D1880万美元(1998年币值)
       服状状况:现役,美国空军共约采购了2231架(截至2005年3月)

       F-16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主要用于空战,也可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冷战后,美国空军对军机的需求量下降,通用动力公司于1992年12月宣布将F-16的生产线卖给了洛克希德公司。


【性能参数】

  F-16A技术数据

  翼展:9.45m
  全长:15.09m
  高度:5.09m
  空重:7,070kg
  最大起飞重量:16,057kg
  内载燃油量:3,160kg(4,060L)
  最大挂载能力:6,800kg
  发动机:P&WF100-PW-2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一具,
  发动机推力:11,350kg
  最大平飞速度:Mach2.0
  最大爬升率:15,240m/min
  升限:15,240m(46,250ft)
  最大航程:3,890km

  电子系统:
  火控雷达:WestinghouseAN/APG-66(V)2A
  最大搜索距离:185km(100nm)
  导航系统:LittonLN-93型激光陀螺仪

  电子战系统:
  雷达预警系统(RWS):LittonAN/ALR-56M型雷达预警系统
  电子对抗系统(ECM):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RaytheonAN/ALQ-184(v)2型电子对抗吊舱

  武器系统:
  固定武装:GEM61A120mm机关炮
  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翼下各三;机腹挂点一;计九个挂点

       F-16C装有一台F-100-PW-200(3)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状态可达11338公斤。最大时速2120公里,马赫数2.0。最大航程3219公里以上。实用升限15240米以上。


【结构特点】
 
       F-16战斗机选用了边条翼,空战襟翼、翼身融合体、放宽静稳定度、电传操纵和高过载座舱等新技术来提高飞机的空战性能。F-16的结构材料80.6%是铝合金,7.6%是钢,2.8%是复合材料,1.5%是钛合金,7.5%为其它材料。

       F-16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随控布局中的“放宽静稳定度”技术。与常规布局相比,机翼向前移动了40.6厘米,从而使气动力中心前移,在速度为0.9马赫时静稳定度略为负值,而在速度为1.2马赫时为8%。飞机靠“增稳系统”自动控制舵面,保持稳定飞行。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减小了尾翼尺寸,降低了结构重量和阻力,改善了飞机的操纵性,同时提高了机动能力。

       机翼。F-1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平面几何形状为切角三角形。前缘后掠角40°。展弦比约为3.0,相对厚度约为4%,基本翼型是NACA64A-204。机翼前缘有可随迎角和马赫数的变化而自动偏转以改变机翼弯度的前缘襟翼,使飞机在大迎角时仍保持有效的升力。机翼后缘有全展长的襟副翼,它既可作为一般襟翼来增加升力,又可左右差动进行横向操纵。从翼根前缘沿机身两侧向前延伸的大后掠角边条翼可以控制涡流,提高大迎角时的升力,改善操纵性和稳定性,减小机翼面积。据计算,采用边条翼比按常规布局的机翼减轻重量222千克。机翼内部结构由梁、肋组成,上下敷以整体板蒙皮。

       机身。采用半硬壳式结构。外形短粗,采用翼身融合体形式与机翼连接,使机身与机翼圆滑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小了阻力,提高了升阻比,增加了刚度,增加机身容积9%,并使机体减重258千克。

       尾翼。全动式平尾,平面几何外形与机翼类似,下反角25°,平尾翼根整流罩后部是开裂式减速板,最大开度60°。立尾较高,安定面大,大迎角时安定性好,可防尾旋,有全展长的方向舵。垂直安定面是多梁多肋铝合金结构,蒙皮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垂尾根部整流罩前边的背鳍是玻璃纤维的。平尾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盖板、铝蜂窝夹芯、钛合金的梁及钢制的前缘组成。腹鳍是普通的铝合金结构。

       动力装置。早期F-16装一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100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推力7400公斤,加力推力11340公斤。从1984年开始,美国空军要求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F-16安装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要求两种发动机可以相互替换。1991年开始生产的F-16C “布洛克-50”换装了推力为13163公斤的 F-100-PW-229和F110-GE-129发动机.采用固定几何形状的腹部进气道,装有附面层隔板,其位置适合于在0.8-1.0马赫的速度范围内进行空战。采用固定式进气道比采用可调式进气道节约重量180千克。选择腹部进气道是为了在进行机动飞行时,使进气流所受干扰最小,并可避免吸入机炮的烟雾。在座舱后部机身上方有空中加油口。机身下的挂架可挂1136升的副油箱,机翼内侧挂架可挂1400升副油箱。

       座舱 F-16A、F-16C的座舱为单人空调座舱。为改善驾驶员视界采用气泡式座舱盖,这种新式的座舱盖可使驾驶员的上半球视野达360°,一侧至另一侧为260°,前后为195°,侧下方为40°,前下方为15°。采用道格拉斯公司的IE-2零一零弹射座椅,能在零高度和0-1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范围内安全弹射。座椅向后倾斜30°,并提高脚蹬位置,这可以使驾驶员在短时间的抗过载能力达到8-9G。F-16B、F-16D为串列式双座舱。两个座舱内装有全套操纵装置、显示装置、仪表、电子设备及救生系统,可供训练及作战使用。第二个座舱的布置与F-16A、F-16C的座舱基本相同,具有所有的系统操纵功能。前后座舱用两块透明玻璃板隔开,前后座舱均有良好的视界。


【机载设备】

  早期的F-16A主要设备有:APG一66脉冲多普勒雷达,下视距离37—56公里,上视距离46—74公里;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SKN-2400惯导系统;雷达光电显示设备;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等。F—16A装AN/APG—66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进行空战时有四种工作状态,即仰视搜索和跟踪,俯视搜索和跟踪,格斗自动截获目标,自动工作。对于雷达反射面积为5米的目标,APG—66雷达的发现距离,仰视为60—90公里,俯视为46—65公里。对于图—95飞机这样的大型目标,其最大发现距离可达140公里左右。
  在空对地工作状态,APG—66雷达有7种工作模式:空对地测距,真实波束地图测绘,扩展的真实波束地图测绘,多普勒波速锐化,信标,图象冻结,对海搜索。而改进型的F—16C采用AN/APG—68火控雷达,这种雷达是由APG—66发展而成的。主要是对三个部件进行了改进,即可编程信号处理机,发射机和低脉冲重复频率组件。据称,APG—68的探测距离比APG—66增大40%。这种雷达具有随要求和武器变化而重编程序、高分辨力地图测绘、超视距目标识别等能力。它能与“响尾蛇”、“麻雀”、AIM—120等空对空导弹配用。在空对空边扫描,边跟踪状态时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
  在使用航炮时,可先用前置角计算光学显示和快速热线显示模式。在执行对地任务时,有8种工作状态可选用,即连续计算命中点,连续计算投点,甩投,光电式制导武器投放,扫射,信标,目视地标点和人工方式等。此外,F-16C和F-16A相比,还多了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吊舱系统,显示装置和计算机也作了改进。

       1、电子系统

       进攻性系统:AN/APG-66脉冲多谱勒雷达,其最大搜索距离为185公里;AN/AAQ-14“蓝盾”导航吊舱。“铺路彭妮”激光追踪吊舱、“哈姆”瞄准系统吊舱、AN/APX-101敌我识别器。

       防御性系统:AN/ALR-56M威胁告警接收机、AN/ALR-69雷达预警系统、AN/ALE-74雷达预警系统(取代ALR-69);AN/ALQ-119电子干扰吊舱、AN/ALQ-131电子干扰吊舱、AN/ALQ-178内部电子干扰系统和AN/ALQ-184电子干扰吊舱;AN/ALE-40、 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

       通信系统:AN/ARC-164或AN/ARC-126甚高频电台,KY-58保密话音通信系统

       导航系统:LN-93型激光陀螺仪、AN/APN-132雷达高度表,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AN/ARN-118塔康系统、AN/AAQ-20“探险者”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2、武器装备

  F—16飞机装有1门M61A1型6管航炮,备弹515发,可与雷达和计算机配合计算前置角,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F—16A有9个外接点:左右翼尖各1个,左右机翼下各3个,机身腹部1个。翼尖和机翼外测挂架只能挂装“响尾蛇”导弹,翼尖挂架最大承受过载9g,机翼外侧挂架过载限制为5.5g。机翼中挂架可挂装格斗导弹或各种空对地武器,机翼内侧挂架可挂装制导炸弹,核弹和常规炸弹,空对地导弹、子母弹箱和火箭弹或1个1400升的副油箱,这2对挂架的最大承受过载均为5.5g。机身腹部挂架可挂炸弹或1个1135升的副油箱。F—16A的最大外挂载荷为4760公斤(机油),6890公斤(机内减
  F-16A的主要武器是空战武器是“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其型号为AIM—9L,还有一种出口型的编号为AIM—9P—3。AIM—9L的最大射程为7公里左右,最大过载26—35g,离轴发射角正负30度,有一定购全向攻击能力,其实战战果较好,AIM—9P—3是由AIM—9或AIM—9J改进而成,其性能不如AIM—9L。和F-16A相比,改进型的F—16C外接点的数量没有变化,但可挂装“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而更加先进的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现已成为F-16C/D的制式武器,F-16A/B并不能装载。F—16C桂装“蓝盾”短舱后,投放激光制导炸弹时可由本机进行激光照射。新生产的F—16C还可使用空对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幼畜”AGM—65空对地导弹等对地攻击武器。

       机上配备一门M-61A1 航炮,备弹500发。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个、翼下各三个、机腹一个、计九个挂点。两翼端挂点可带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机腹下挂点可挂1000千克载荷,机翼内侧挂点每个可挂1587千克载荷,中翼挂点每个可挂1134千克;两个外翼挂点和两翼端挂点每个可挂113千克。可以携带的武器包括:AIM-9“响尾蛇”(2枚)、AIM-120导弹(最多6枚),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2枚)、AGM-88“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2枚)、 Mk-82(6枚)、Mk-84(2枚)、CBU-87(4枚)、CBU-89(4枚)、CBU-97(4枚)、CBU-103(4枚)、GBU-10(2枚)、GBU-12(6枚)、GBU-31(4枚)。


【研制改进】

1、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全面爆发,美国的第二代战斗机F-4等投入实战。这代飞机的特点是强调高空高速性能和多用途,对机动性能重视不够。从实战效果来看,第二代战斗机研制并不很成功;甚至可以说走了一段弯路。这倒并不是说它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没有提高,也不是研制工作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对作战方式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于是,美国从6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考虑研制第三代战斗机。1972年1月,美国空军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目的是验证在战斗机上采用新技术,并没确定要发展一个投产型号。1972年4月,美国空军从向“轻型战斗机计划”投标的五家公司中选定通用动力公司的401和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两个方案,并签订合同由求两家公司各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的401方案军用编号为YF-16;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军用编号为YF-17。

  第三代战斗机有以下一些主要设计特点:
  (l)有优良的飞行性能,强调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
  (2)机载电子设备先进,有良好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下视下射能力大为提高;
  (3)机载武器毁伤威力强。有相当强的近战火力,还普遍配备了中远距全向全高度拦射导弹;
  (4)突出空战能力,但也多兼有良好的对地攻击能力;
  (5)飞机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能好,改进发展潜力大。
  F-16在设计制造之初,就采用了不少新的技术,这在当时来说,也是甚为先进的。
  这些新的技术主要有:边条翼。沿前机身装有大后掠角、前缘锐利的边条翼,在机翼和机身连接部分提供可控涡流,因而即使在大迎角时也可保持附面层不分离,提高了升力和安定性。前缘机动襟翼。这种襟冀使机翼翼型有可变弯度,在持续大过载转弯中能提高升阻比。翼身融合体。F—16的外形据说是从50多种方案中挑选出来的,特点是机翼机身结合处经过仔细整流,使之平滑过渡,融为一体。主要优点是减小波阻,提高升阻比和跨音速颤振边界,增强刚度,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并且增大机内容积和减轻飞机重量。
  高过载座舱。普通座椅向后倾斜12一13度,而F—16采用高过载座舱,其座椅向后倾斜30度,脚蹬提高。这种姿势能提高飞行员抗过载能力至少0.6-1G,一般均可承受到9G,超过原来允许的7.3g。此外,还可以维持飞行员的视觉功能。电传操纵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装置、飞行控制计算机、电缆和动作装置组成。这种操纵系统是将飞行员发出的操纵信号,经过变换器变成电信号,再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自主式舵机劝一种系统,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维修,改善了飞机操纵品质,提高了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减轻了飞行演的工作负担。
  放宽静稳定性。采用放宽静稳定性技术,即放松了对静稳定性的严格限制,气动中心可以很靠近重心,也可以重合,甚至在重心前面。飞机的静稳定性则变得极小或不稳定.因而飞机在低速飞行时静稳定度是负值,飞行时主要靠“增稳系统”自动控制舵面,保证稳定飞行;在高速飞行时,飞机的静稳定度才为正值。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减小尾翼尺寸,降低结构重量和阻力,改善飞机的操纵性和机动能力。
  使用复合材料。 F—16飞机的尾翼采用复合材料,比采用铝合金材料的尾翼轻30%。
  F—16飞机的座舱它采用气泡式座舱盖,飞行员的视界很宽,其上半球的视野达36O度,侧向为260度,前后为195度,侧下方40度,前下方15度。飞行员的坐椅能向后倾斜30。这有利于提高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据称其短时间的抗过载能力可达8—9g。为便于飞行员在身体后倾状态下操纵飞机,F—16采用了前所未有的“侧杆”方案,即将驾驶杆装在坐椅的扶手上。这样也提高了在高机动环境下,驾驶员对飞机的控制能力。 这使 F—16具有结构重量轻,外挂载荷大,对空和对地作战能力比较好等特点。
  由于F—16飞机的气动布局先进;发动机的推重比高,因而其飞行性能、尤其是机动性能是相当不错的。F—16的最大飞行速度与大多数第二代战斗机差不太多,约在M2左右;但其最大飞行表速大,可达1480公里/小时。由于F—16飞机的推重比大、翼载荷低,因而机动性能相当好。F—16在M1.5前的水平增速性能是相当好的。在高度6000米时,从 M0.9增速到M1.2仅需19秒钟,增速到M1.5需48秒钟。F—16的可用升力系数较大、翼载荷又低,所以瞬时盘旋角速度较大。超低空低速飞行时,其瞬时盘旋角速度可达25.5度/秒。稳定盘旋性能也较好,在飞行速度为M0.7时,其盘旋半径仅为650米。当飞行高度超过11000米、特别是进行超音速飞行时,其盘旋性能下降较为明显。
  F—16的升限并不很高,约18000米左右,但其爬升性能很不错。在海平面,其最大爬升率为305米/秒左右;在6000米高度,爬升率为183米/秒;高度为9000米时,其爬升率仍达120米/秒。当速度超过M1.5、高度大于I1000米时,爬升性能下降较快。F—16飞机的气动性能较好、机内载油系数较高、发动机的耗油率较低,因而飞机的航程较大。其不带副油箱的航程为1825公里,外接3个副油箱时的最大转场航程为3800公里左右。执行截击任务时的作战半径可超过900公里;空中巡逻时的作战半径为700公里左右;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根据外接和飞行剖面的不同,其作战半径为440—1400公里左右。

2、研制过程

  1975年,美国空军第一种第三代战斗机F—15服役。这是一种研制得很成功的飞机,与上一代战斗机相比,不仅性能水平有台阶性的提高,而且作战效能明显增强,在实战中战果累累。截至目前,F—15在空战中已取得96:0的好成绩。但是这种飞机的价格较昂贵,即使是美国也难于承担购置大量F—15飞机的费用。美国空军为了解决经费与所需战斗机数量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高低搭配”的原则,即数量较少的高性能飞机与数量较多、性能和价格较低的飞机配合使用。F—16飞机就成为这种低档飞机”的候选对象。
  其实,F—16一开始并不是作为与F—15搭配的“低档飞机”来研制的。它是美国空军“轻型战斗机原型机研制计划”的竞争机。1972年1月,美国空军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目的是验证在战斗机上采用新技术。并没打算真的搞一个投产型号.其主要技术要求是最大飞
  机速度M2,升限18000米,在9000米高度从M0.9加速到M1.5所需时间不超过1分钟,在12000米高度、速度为M0.9时的过载为3—4g,飞机的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四个月后,就从五家参加强标的公司中选定通用动力公司的401和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两个方案,并签订合同要求两家公司各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的4O1方案军用编号为YF—16;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军用编号为YF—17.原型机制成后,经过一年时间的竞争试飞。
  1972年4月,美国选中了通用动力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的方案,并签订合同要这两家公司各研制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方案的军用编号为YF—16,诺斯罗普公司方案的军用编号为YF—17。1974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从YF—16和17两种原型机中选择一种投人生产,与F—15飞机搭配使用,即充当“高低搭配”中的低档飞机。1975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YF—16中选,正式确定飞机的军用编号为F—16。1978年末,F—16开始装备美国空军,目前生产总数已达4000架左右,F-16现已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共订购了1859架。且向向多个国家出口,国外用户有比利时、丹麦、荷兰、娜威等四国,以及以色列、埃及、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南朝鲜、泰国、印尼、新加坡、巴林和委内瑞拉等.前四国还与美国合作生产.外国用户订购总数超过千架,难怪F—16有"国际战斗机"之誉,F16生产型机 技术特点
  虽说F—16是一种“低档”飞机,但这是与F—15相比而言的,从F—16本身的性能水平来看,应当说是相当好的。“低档”的低,主要是指价格和一些性能,从技术水平来讲,F—16不仅不低,有些方面比F—15更先进。另外,当时F—16为了降低成本,因而机载电子设备比较简单,后几经改进其机载电子设备已日趋完善和先进,作战效能和价格也随之上升。因而,是否还能冠以“低档”的称号,也是值得商榷的。

  74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从YF-16和YF-17中选择一种机型继续发展,使之成为实用的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F-15搭配使用,以弥补由于后者复杂昂贵而造成的购置数量不足,1975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通用动力公司的YF-16中选,并与通用动力公司签订制造15架(后改为8架)试验型飞机,进行工程发展研究。

  第一架YF-16原型机于73年12月出厂,74年2月首次试飞。F-16试验型飞机于1976年12月首飞,1978年底开始交付美国空军部队使用。美空军原计划总共订购650架,截至2001年3月,共生产了2216架。

各型机的生产情况是:
单座F-16 A、C 双座F-16 B、D 总数
布洛克- 1 21 22 43
布洛克- 5 89 27 116
布洛克- 10 145 25 170
布洛克- 15 409 46 455
布洛克- 25 209 35 244
布洛克- 30 360 48 408
布洛克- 32 56 5 61
布洛克- 40 234 31 265
布洛克- 42 150 47 197
布洛克- 50 175 28 203
布洛克- 52 42 12 54
       
F-16A/B 674 121 795
F-16C/D 1,216 205 1,421
总数 1,890 326 2,216

但是F-16飞机继续生产,总数又增加到2231架,最后1架于2005年3月18日交付。

3、发展趋势
   
       F-16是一种 “低档配置”的轻型战斗机,其机体结构限制了其性能的提高。F-16采用机体较小巧的单发布局,比起双发战斗机自然大大减少了采购和维护的费用,但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随之降低.而且单发布局限制了F-16增大航程、载重、机动性能的改进潜力。因此,F-16的改进一般集中于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方面。由于F-16的先进性能、多样化的作战能力、充分的改进余地,美国空军计划在21世纪的头25年内继续使用和改进F-16战斗机。

       2002年1月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国空军完成了F-16“共同配置实施计划”第一架飞机的改装工作。该计划改进美国空军的约650架F-16“布洛克- 40、50”战斗机的座舱和航空电子设备,使得这些F-16具有硬件和软件上的通用性,以简化未来改进升级、后勤保障的工作,减少维护费用。第一阶段为部分“布洛克- 50/52”换装新的核心计算机和彩色座舱显示器。2002年9月,该批次F-16开始加装先进敌我识别器,并能够使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狙击手”XR先进前视红外瞄准吊舱。第二阶段从2003年7月开始,加装链路-16数据链、联合头盔提示系统。从2006年开始,F-16“布洛克-40/42”战斗机将全部接受上述改进,预计到2010年结束。

       2002年6月,美空军开始对F-16C/D的新型APG-68(V)9雷达进行飞行测试。这种新式雷达在探测范围、分辨率、和可保障性方面都得到了重大提高,而且加强了雷达在密集电磁环境和抗干扰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空空作战时,V9型雷达探测范围增加30%;误警率和相互干扰大大减弱;在态势感知模式下可以在搜索四个目标的同时跟踪两个目标;在跟踪扫描模式下搜索半径加大,跟踪能力增强;改进了在单目标跟踪模式下跟踪性能。空地作战时,新型合成孔径雷达模式下分辨率达到0.6米;在海上侦察模式下探测范围增大;在地面移动目标识别模式下改进了目标检测与地图质量。空军2004年7月份授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一份合同,开发AN/APG-68(V)9多模火控雷达的新增强型。预计新雷达将在2009年9月开始装备。

       2003年4月28日,美国空军授给洛克希德·马丁航空系统部一项总额1.255亿美元新合同,实施F-16国际化软件升级项目,包括对先进武器馈电系统、数据链通信、精确导航系统和先进瞄准吊舱等系统进行升级。升级还包括支持链路-16数据链系统、联合头盔提示系统和瞄准吊舱的通用件升级,同时还为美国空军F-16“布洛克-40/42/50/52“的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支持。经过升级后,美国空军F-16经可使用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EGBU-27、高速反辐射导弹,以及先进的瞄准吊舱。

       2003年5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和火控分公司开始为F-16飞机交付“狙击手”XR先进瞄准吊舱。“狙击手”XR吊舱首先装备美国空军的F-16 CJ“布洛克-50”和空军国民警卫队的F-16 “布洛克-30”战斗机。以后陆续装备F-16“布洛克-40”。这是空军“全部吊舱、所有批次”计划之一。空军计划使“布洛克30、40和50”飞机都将能使用“蓝盾”、“兰亭”或“狙击手”吊舱。

       2003年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功完成了F-16“布洛克-60”采用新型发动机的初始阶段飞行试验。该发动机是通用动力公司的F110-GE-132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约为5000公斤。该飞发动机性能非常好,即使在F-16飞行包线的边界,发动机的推力也有所增加。操纵品质和空中加油特性非常好。新发动机的特点是三级风扇采用整体叶盘技术,提高了性能和维修性。该发动机还采用一种增强耐久性的径向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和排气喷管,并对控制软件进行了修改以使发动机的性能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达到最佳。第60批飞机和发动机还具有自动油门的能力。

       2004年9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完成了F-16战斗机上的战术机载侦察系统吊舱的合成孔径雷达测试。该计划重点是用于空军国民警卫队F-16C “布洛克-30”。如果把合成孔役雷达安装到战术机载侦察系统吊舱内,只需要少量的工程安装,而且在必要时可以拆除。吊舱从飞机上拆除或安装仅仅需要几分钟。同时,整个战术机载侦察系统还具有数据传送能力和对信号和数据的处理能力。这种合成能使F-16具有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侦察能力。

       2004年10月,美空军开始为其F-16战斗机装备联合头盔显示系统。从此F-16飞行员就可以在眨眼之间观察、锁定和攻击敌方目标,该系统不仅可以显示战术信息,而且还可以在距飞行员右眼不到76毫米处的面罩上显示飞机的高度、空速、重力加速度和攻击角,从而提高了飞行员对飞机状态和作战条件的认知。飞行员只需要将眼睛看着目标,就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和高度上快速定位、跟踪、识别和锁定空中和地面目标。由于减少了飞行员和飞机暴露在潜在敌人火力区的时间,所以不仅提高了飞行员和飞机的杀伤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飞行员可以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座舱外面,因此可以避免在半空中发生碰撞。

       美国空军计划于2005年6月为F-16“布洛克-30”飞机安装雷声公司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并计划在2007年4月为“布洛克40、50”安装,并同时安装联合头盔显示系统(JHMCS)。另外“布洛克-30”飞机于2004年8月成为首次使用227千克GBU-38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F-16,“布洛克-40”于11月份也可携带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布洛克-50”计划于2005年1月底获得这种能力。


【型号演变】

   装备情况

       F-16的主要任务飞机装备情况是:空战司令部共装备了246架,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共装备了126架,欧洲空军司令部60架,空军后备役司令部60架,空中国民警卫队315架。

       型号演变

       F-16在战后美国军用飞机中是改型较多的一种,F-16原本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低成本、单座轻型战斗机,第1种行产型于1979年1月进入现役。几经改进,前后有A、B、C、N、R、XL、ADF和AFTI/F-16、F-16/J79、NF-16D等11种型种,有些型别的最大起飞重量已近20吨。截止到1996年已生产了3500架以上,装备了17个国家的空军和海军。
  F-16C/D是F-16战斗机的主要型别。1984年7月开始交付给空军。武器系统包括AN/APG-68多功能雷达、广角平视显示器、任务计算机等火控设备和20mm M61“火神”6管炮、AIM-7“麻雀”以及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各种炸弹等武器。D型是C型的教练型,1983年首飞,1984年9月开始交付给空军。目前C型和D型共约生产了1780架。
  F—16原型机于1974年2月首飞成功,逐渐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种之一。虽然F—16单价为2000万美元,仅为F—15的一半,但其总体性能并不比F—15差多少,除了载弹量等个别指标低于F—15外,因研制晚于F—15,其他的指标甚至要优于F—15。

  F—16主要型别

  F—16至今已有10多种改型,如单座战斗机、双座战斗/教练机,侦察机、先进技术试验机等类别其不同的构型可能达几十种,但最主要的型别只有4种:A型,基本型;B型,双座战斗/教练型;C型,A型的改进型;D型,B型的改进型。
  F—16A/B型一起装备部队。A型与B型的比例是2:1,也就是说,每装备两架A型战斗机,就要同时装备一架B型,主要作为教练型。最初美军装备的都是这种A/ B型战斗机。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在1984年出型F-16A/B的改进型F—16C/D。刚一开始,美国国会不批准向国外输出F—16A/B这样的战斗机。后来,F—16C/D诞生了,美国国会才批准向国外销售F—16A/B战斗机。
  目前美国空、海军共有F—16战斗机2800余架,大部分为F—16C/D型。第15批生产型F一16B飞机 第15批生产型 F—16B是新一代战斗机。由于它加大了尾冀,所以在大迎角操纵时更加安全,同时也改变了低速飞行和进场着陆时的操纵性。但是,尾翼加大也带来了机动飞行中阻力增大的问题。F—16B战斗机在左右翼尖上各挂一枚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在翼根挂两个1400升或2271另的副油箱;翼下外挂架也可以挂载武器,机腹中心线上的接架可挂一个1400升的副油箱,或一个AIQ一131电子对抗吊舱或一个侦察吊舱。90年代使用的第30批生产型F—16战斗机更加先进。这批F—16将装备休斯公司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和LANTIRN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瞄准吊舱。机身的左侧装有美国空军20毫米M61六管“火神”航炮,备弹510发。机身下部的进气道和深深的附面层吸除缝给人以深刻印象。但是,这种装备容易吸入外来物,如果在脏跑道上起降,就可能带来问题。前机身边条改为与座舱垂直,不但增加了机冀的升力,也改善了飞机横向安定性,这等于增加了安定面的面积。


    1、F-16A/B

       F-16A是单座,F-16B是双座,两型基本上相同。F-16A 第一种生产型,1976年12月首次试飞。主要用于战区制空,亦用于近距空中支援。1985年3月,美国空军生产的F-16A全部交付完毕。F-16B 由F-16A发展的双座战斗/教练机。由于安置第二座舱,内部燃油减少17%。第一架F-16B于1977年8月试飞。

       F-16A/B“布洛克-1”使用了黑色的雷达罩与机首预警天线整流罩。而“布洛克-5”及其后各型的雷达罩为灰色。第一架“布洛克-1”在79年1月6日交付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388联队。

       “布洛克-5“共生产了197架,大多数“布洛克-1、5”后来都升级到“布洛克-10”标准。

       1982年,“布洛克-10”面世,共生产了312架。“布洛克-10”在进气口下安装有片状的UHF天线,平尾呈较小的矩形。目前大批“布洛克-10”退役,部分改装为地面教学机,或者库存起来做战备用途。部分美空军的“布洛克-10”在1987至1993年改进为“布洛克-15”。

       1981年11月,美军启动了“多国阶段改进计划”,这一计划产生了“布洛克-15”。“布洛克-15”换装了F100-PW-220/E发动机,在进气口下沿增加两个加固点;为了平衡,平尾也增大了30%,飞行稳定性有所增加,降低了失速速度,提高了高攻角飞行的稳定性。“布洛克-15”的AN/APG-66雷达在空战模式中拥有边跟踪边扫描的能力,

       F-16ADF型是在冷战背景下产生的,执行防空截击任务。它加装了更先进的AN/APX-109MK7敌我识别器,火控雷达采用了AN/APG-66(V1),能制导AIM-7“麻雀”和AIM-120导弹。美军共装备了241架F-16ADF。但随着战术需要的改变和武器改进,其中一半以上已经拆除上述设备,恢复成“布洛克-10/15”,或退役转入战备储存。

       “布洛克-20”采用了F100-PW-220发动机,发动机推力加大,机身自重减小,因此格斗性能大有提高。火控雷达为AN/APG-66(V3), AN/APG-66(V3)雷达的多目标处理能力非常突出,对地测绘和地形跟踪能力也很优秀,能制导AIM-7M中程空空导弹,不具备制导AIM-120的能力。新型的模块化机载任务计算机升级潜力好,计算速度快。

2、F-16C/D

       F-16C 单座轻型战斗机是F-16A的改进型。1982年12月首飞,1984年7交付美国空军。F-16D 由F-16C发展的双座战斗/教练机.1984年9月第一架F-16D交付美空军。F-16C/D是经过整体规划、改进设计的全新型号,性能大大提高。

       F-16C/D使用了诺斯洛普·格鲁曼AN/APG-68(V)雷达,增加了探测距离,工作模式增多,抗干扰能力更强。该雷达的空中作战模式包括自由搜索、上视扫描、单/多目标跟踪等,最多可跟踪10个目标;在高脉冲频率模式中可为AIM-7麻雀导弹提供持续照射,真正的拥有了超视距空战的能力。对地作战模式可提供对海、对地面移动/固定目标成像模式。在武器控制软件方面,C/D使用了MILSTD-1760总线,具有了使用AGM-65D“小牛”空地导弹和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

       “布洛克-25”是F-16C最初的生产批次。1984年,首架交付,试飞后其飞行控制软件进行了改进。美军共装备了244架。“布洛克-25”使用F100-PW-200发动机,后来改为F100-PW-220E。佛罗里达麦克迪尔空军基地的第56战术战斗机联队第61中队是美本土第一个装备F-16C的单位,88年10月形成作战能力。

       1990年11月26日,美军希望用一种先进的战斗攻击机取代A-10攻击机。为此美军计划改装400架F-16C/D“布洛克-30/32”,换装相应设备以适应近距空中支援和战场空中遮断任务。计划换装的设备包括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地形系统,系统加固,模块任务计算机,和自动目标管制系统。随后一架“布洛克-30”原型机在肖空军基地进行了诸多的改进。

       “布洛克-40/42”又被称为“夜隼”,着重改进了夜间和恶劣气候下的作战能力。1988年12月首架交付美军。“布洛克-40/42”装备了全新的“蓝盾”导航/目标指示吊舱,还改装了联合全息平视显示器、GPS导航仪、APG-68V(5)雷达、ALE-47诱饵弹等。40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100发动机,42使用普惠公司的F100-PW-220发动机。

       F-16现役最新的改进型号是“布洛克-50/52”。1991年9月,美国空军开始接收。使用通用动力公司F110-GE-129IPE发动机称为50,而使用普惠F100-PW-229IPE发动机的称为52两种发动机的推力都达到了129千牛。50/52的改进包括以下内容:采用了霍尼维尔公司的H-423激光陀螺导航系统;加装了GPS接收机;采用了AN/ALR-56M先进雷达告警接收机;采用了AN/ALE-47自适应干扰系统;改进座舱设计,使得飞行员佩戴夜视镜时也能看清座舱内各种显示装置。布洛克-50/52不能挂载“蓝盾”吊舱,但是可以使用AN/ASQ-213反雷达导弹指示制导系统(HTS),能独立的发射和制导AGM-88“哈姆”反雷达导弹。50/52从而拥有了美空军F-4G反雷达攻击机40~80%的攻击能力,因此用于执行反雷达任务;1993年5月正式服役。

    3、F-16N

       F-16N装备于美国海军打击与空中战术中心,用于模拟苏联和其他敌对国家的战斗机,与美军各战斗机部队进行模拟作战,从而提高战斗机部队实战水平。使用推力较大的GEF110-GE-100发动机,但保留了F-16A/B的APG-66雷达。F-16N使用结构经过增强的主翼,部分机体结构使用钛合金。由于用于模拟空战,F-16N没有装备机炮和自卫电子干扰机(ASPJ),也不挂载导弹,相关电子设备和线路也都拆除了。F-16N的电子战设备包括ALR-69雷达告警接收机(RWR)和ALE-40箔条/曳光弹发射器。右侧翼尖可以挂装空战演习测试设备吊舱(ACMI),该吊舱可以记录下空战中各种的详细资料,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供教学研究。N型机已经在95年全部退役。

    4、F-16XL

       XL型是96年由F-16改装而成的一种试验机,由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主持试验工作,主要用于试验先进的无尾折线大三角翼形在超音速飞行下的特性。XL的左翼下表面还曾经加装过垂直小翼改善超音速飞行性能。


【实战表现】

作战使用(任务、范围、使用、部署等)
   
       F-16的作战任务是担负浅纵深空中遮断任务、近距空中支援和进攻性反航空兵作战等。其武器配置情况是:

       执行防御性空战任务时,携带2个370加仑的油箱,2枚AMI-9导弹和4枚AIM-120导弹。
       执行拦截任务时:一种配置是携带2个370加仑的油箱,蓝盾吊舱、2枚AIM-120导弹和2枚GBU24炸弹。另一种配置是携带2个370加仑的油箱、电子对抗系统、2枚AIM-9导弹和2枚AGM65导弹。
       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任务时携带2个370加仑的油箱,蓝盾吊舱、2枚AIM-9导弹和2枚AGM-88“哈姆“反雷达导弹。

       其作战范围是执行空袭任务时,一般强调浅纵深作战,低空、超低空突防,中空轰炸,突击敌战役、战术目标。执行空袭作战任务时,一般以4机为基本编队。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一般转场至前沿基地,随后深入至敌领空进行作战。

实战使用

  实战表明,F—16飞机的空战性能极佳。它问世不久,美国就把约40架F—16A式歼击机卖给了其中东盟友以色列。素以英勇善战著称的以军飞行员很快就将这处飞机的性能发挥得非常出色,以两次远程奔袭作战使F—16名扬四海。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在实战中首次使用了F-16。F-16是在这场战争中部署量最多一种飞机,为251架;共出动了13480架次;在美军飞机中出动率最高,平均每架飞机出动537次。执行了战略进攻、争夺制空权、压制防空兵器、空中遮断等任务,是“沙漠风暴”等行动中的一大主力。1992年12月27日,一架F-16C战斗机在伊拉克南部的“禁飞区”内用AIM-120导弹超视距击落了一架伊拉克的米格-29飞机,这也是AIM-120导弹第一次用于实战。
       在科索沃战争中,F-16执行了大量的任务包括压制敌防空系统、防御性空战、进攻性空战、近距离空中动摇和前沿空中控制任务。摧毁了南联盟大量雷达阵地、地面坦克和车辆、建筑物和南联盟空军的米格战斗机
       自911事件后,F-16在美国的全球反恐作战中起到主要作用,这些飞机执行了数千架次的飞行任务,支援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空军向中东地区部署了F-16C/D型机60架,F-16CJ型机71架。


【战机近况】

  2005年3月,美军正式接受最后一架全新生产的F-16战斗机。此后洛·马新生产的F-16将全部用于外销。
  2005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航空分部预计F-16将有100至200架的国际订货,如果获得印度订货将可能更多,这将使F-16的生产延续到2010年后。洛·马公司制造F-16的5种型别,正在改装土耳其等机队的飞机,同时公司还积极争取希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订单。洛·马公司航空部F-16项目副总裁June Shrewsbury称,F-16仍是一个非常健康而有生命力的项目。她说,希腊预计将购买至少30架、最多可能达40架F-16。巴基斯坦希望购买55架第50或52批次F-16,另外有20架的意向,但是受到该国强烈地震的影响计划被迫推迟,预计该计划不久后将会恢复。Shrewsbury称,巴基斯坦还可能购买其他旧F-16。印度已发布了126架或更多战斗机的信息征询书,美国做出回应提供F-16和F/A-18E/F。洛·马公司已在新德里开设了办事处,召集了重量级说客并与国有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td.)进行了补偿贸易谈判,公司希望在印度获得合作机会。
  雷鸟表演队80年代曾经访问北京,并进行了精彩表演。这一次表演令在场的解放军指战员、军工科研人员第一次亲身体验了第三代战斗机的优异飞行性能。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曾计划向中国提供F-16战斗机生产线,并使用F-16的部分技术设备改进我国的歼-8II战斗机。
  2005年3月,近期退休的印度空军司令Krishnaswami在美国华盛顿“遗产基金会”上表示,印度购买美制F-16战斗机的决定,将取决于飞机的构型,以及随机会出售什么样的武器。他说,F-16固然好,但印度有许多飞机可以选择,比如印度已经装备的俄制战斗机。他说,这取决于飞机如何好用。美国国务卿赖斯本周正在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预计访问期间她将与两国政府商谈出售F-16的可能性。印度以前从未买过美制军用飞机,但它在与美国合作研制自己的“轻型战斗机(LCA)”。巴基斯坦在上世纪80年代买过一批F-16,近几年一直想购买新的F-16。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两国实施了武器禁运,但在9·11事件后取消了禁运。印度政府正在关注可以随F-16出售什么样的武器,比如AIM-120AMRAAM导弹;另外它还关注美国是否允许它将自己的武器装备在F-16上,此举可以明显省钱。Krishnaswami还认为,美国的出口控制也是一个交易障碍,比如是否需要一步一步地申请批准。
  2005年10月,据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称,希腊已申请购买40架52+批次F-16C/D 飞机及相关装备,包括瞄准吊舱、带提示系统头盔、航空夜视镜、终端、地面站和联合弹药。如果所有选择项目实施,其销售总额可达31亿美元。该合同的潜在销售包括190个 LAU-129/A发射器、48套Link-16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低容量终端(MIDS-LVT)、10套LANTIRN瞄准吊舱、40套APX-113先进敌我识别(IFF)系统、43个AN/ALQ-187先进自保护集成组件、4枚AGM-154C联合防区外武器、5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3枚BLU-10和3枚MK-84炸弹弹体)。该合同的承包商包括BAE系统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3通信公司、波音公司、雷声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2005年12月,希腊与美国政府签署购买洛克希德·马丁生产的30架F-16 Block 52+战斗机的协定。新的飞机将补充现有希腊空军联队,并使希腊空军现代化。30架飞机的总价值大约是20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可获得12亿美元。希腊国防部长声称新的采购将满足希腊的国防能力需求,以及希腊空军近期作战需求。它强调政府对政府的协定将确保透明。新的采购基于希腊和美国的国防采购合法程序。F-16在其生产史中一直在升级。Block 52+是其最现代化、能力最强的一种机型,比以前的机型能力提高了一大步。其能力增强包括扩大核心计算能力,提高通信和精密武器的选择。希腊空军将于2009年接收新的飞机。
  2006年5月,埃多公司和泰尔玛公司已经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研制用于F-16战斗机的增强型"灵巧"弹射式三弹挂弹架(ESTER)。ESTER将在现役的TER-9挂架基础上加以改进,可在一个挂点上挂载3枚先进"灵巧"武器。荷兰皇家空军拥有在F-16战斗机中期寿命改进(MLU)计划中优先试验ESTER的资格,其中包括将于今年10月进行的系统综合试验室试验和11月进行的飞行试验。弹射式三弹挂弹架是一种武器悬挂装置,可一次挂载3枚弹药。现役的TER-9挂架适用于F-16战斗机的翼下挂点,能在超声速飞行时投放武器。ESTER将提高F-16战斗机挂载"灵巧"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每枚武器均能单独瞄准和投放,这些武器包括227kg级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EGBU-12"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其它类似悬挂物。F-16战斗机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目前有4000多架在全球24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服役,这使ESTER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2006年5月,巴基斯坦已于近日做出决定将削减购买洛·马公司生产的F-16战机计划,通过寻求二手的多用途战机和新的作战平台来代替先前确定的77架F-16战机的引进计划。2006年4月末,巴基斯坦国防部组织代表团出访了美国,在与美官方人员会话中巴方人员表明其购买18架新式F-16C/D战机和36架二手的F-16A/B战机的意图。稍后美国还将接到巴方借助优先购买权购买23架新的F-16C/D战机合同。据巴基斯坦官方人员透露,缩减后的购机合同总价值估计在16亿至18亿美元之间,或是原先计划经费的一半。早在20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就引进了32架F-16A/B战机。之后,由于巴方发展核武器计划,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制裁,就此,巴方引进F-16战机的计划被搁浅。直到去年美对巴方的制裁才被解除。
  2006年7月,在本届范堡罗航展上,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业务开发副总裁罗布·怀斯(Rob Weiss)透露说,他们正在定义"下一代"F-16多用途战斗机的布局。这种新型别暂时被称为F-16NG,其中"NG"即表示"下一代"(Next-Generation)。洛·马公司试图用该型机满足某些新兴客户的要求,并力求实现其战术战斗机产品在F-35得以投产和出口之前能继续获得国际订货。按怀斯的说法,F-16NG将综合目前F-16第50批次(F-16 B50)和F-16 B60(即出口到阿联酋的F-16E/F)的优点,并引入F-22和F-35这两种新一代战斗机所采用的一些技术。目前正在考虑为该型别采用现有的通用电气公司F110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F100发动机的进一步增推改型,采用比F-16 B60上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APG-80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其中新型雷达有可能来自雷声公司而不一定是诺·格公司,前者已研制或正在研制用于F-15的APG-63(V)2/3/4、用于F/A-18E/F的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而后者除了APG-80外还研制了用于F-35的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怀斯所提及的新兴客户除了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正式招标书、以采购126架多用途战斗机的印度之外,还包括那些需要重组其战斗机装备、但又并不急于购买F-35的F-16使用国。怀斯认为,F-16NG对后者来说是装备F-35之前的一个很好过渡。他还说,在印度空军的正式招标书发布以及美国政府确定哪些技术可以出口之前,F-16NG将不会被全面定义;并且,该机最终布局的作战能力可能低于、相当于或高于F-16 B60。洛·马公司航空分部总裁拉尔夫·西斯(Ralph Heath)则表示相信,公司有能力为印度定制一种可满足其要求的、并且与巴基斯坦所订购的F-16 B50/52显著不同的F-16新改型。
  2007年1月,驻日本三泽空军基地的美空军第35战斗机联队第14战斗机中队将于本月内部署到伊拉克,与其同属一个联队的第13战斗机联队也将于今年5月部署到伊拉克。这两个中队装备的F-16战斗机都属于第50生产批次,其部署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首次有该批次的战斗机部署到伊拉克。第13战斗机中队将参加本月在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实战演习,以便为下一步的部署做准备。第14战斗机中队已经于去年秋天参加了该演习。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00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6-22
飞火,飞轮=F-4鬼怪战斗机

F-4“鬼怪”(Phantom)是美国原麦克唐纳公司(现并入波音公司)为海军研制的双座双发舰队重型防空战斗机,后来美国空军也大量采用。F-4于1956年开始设计,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则于1961年10月开始正式交付海军使用。1963年11月开始进入空军服役。

F-4是美国第二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不但空战性能好,对地攻击能力也很强,是美国空、海军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战斗机,参加过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也曾经是美国空军的“雷鸟”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机。F-4采用外翼上反、带犬齿前缘、大根梢比、小展弦比的后掠式低单翼,机头为大型雷达罩,垂尾与下反的平尾之间形成120度的夹角。这些经大量风洞试验选定的特殊外形特征,加上采用了喷气襟翼等措施,使飞机着陆速度低、低速飞行时不易翼尖失速。该机采用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采用了带附面层控制板的侧面进气口,发动机为两台J79-GB-17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5385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20千克力。其主要机载设备包括AN/AJB-7全高度轰炸系统,AN/APQ-120火控雷达,AN/ASA-32自动火力控制系统,AN/ASQ-91武器投放系统,AN/ASG-26前置角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R-36、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等。F-4的缺点是大迎角机动性能欠佳,高空和超低空性能略差,起降时对跑道要求较高。




外形尺寸
翼展           11.77米
机长           19.20米
机高           5.02米
机翼面积         49.24米2
机翼前缘后掠角      45°
机翼展弦比,       2.82
主轮距          5.45米
前主轮距         5.92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           13760千克
空战起飞重量       1882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803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       20875千克
最大载弹量7250千克 (内部满油)    5450千克
性能数据(除注*号者外,均指最大起飞重量为28030千克的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M2.27  2414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         294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        251米/秒
  (最大起飞重量28030千克)  31米/秒
实用升限(超音速)     16580米
  (一台发动机关车)   6490米
起飞滑跑距离       1338米
起飞距离(至15米高)    1792米
着陆滑跑距离(重量17211千克)       1152米
      (重量同上,带减速伞)  951米
着陆距离(自15米高度,重量17211千克)   1734米
    (重量同上,带减速伞)       1533米
作战半径(截击)           1226公里
    (防御性空战)        795公里
    (遮断)           1145公里
转场航程              3184公里
限制过载(重量17000千克、对称机动)    +8.5g
    (重量17000千克、非对称机动)   +6.8g


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
朝鲜战争结束后,空战理论与战斗机装备技术水平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越战前,主流的战斗机设计思想包括如下要点:
1. 认为飞机的大速度是决定空中优势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飞机具有大速度, 必须竭尽一切努力减小阻力,甚至不惜牺牲爬升率和机动性。F-104、米格-21就是典型的范例。到了研制F-4的时候,飞行控制与发动机技术相比起研制前两种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因此比F-104、米格-21的情况要好些,但格斗性能仍然无法与之前的F-86、米格-17等轻型战斗机相比。
2. 主张研制多用途战术战斗机, 要求飞机兼有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即主张研制战斗轰炸机,而不再像以往那样研制单纯的防空截击机或专用对地攻击机。最终F-4的确兼备了这两种作战能力,但在发动机推力有限、气动设计未尽完美的前提下,强求对地攻击能力反倒拖累了整体飞行性能,特别是携带对地武器时无法有效的与敌方战斗机交战。
3. 为对抗装备大射程对空/对地制导武器的敌机,截击机的战术被设想为利用速度优势追赶或快速逼近目标, 并利用先进的火控武器系统(以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为突出特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将敌机歼灭。但由于火控与武器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一构思未能在F-4上有效的实现。
4. 为实现2、3两点指标,新研制的战斗机必须具有较大的航程。同时,为F-4研制的先进火控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必须配备双人机组(飞行员与武器操作员)。这意味着F-4的体积、重量会比之前的战斗机有很大的增长,而气动、飞控和发动机技术却没有相应幅度的增长。
5. 认为截击机同时投入战斗的飞机数量将减少,实施攻击时机动动作“平直化”,力求一次攻击来结束战斗。于是当时认为格斗性能的下降是可以接受的。
6. 忽视航炮的作用。有人认为空空导弹出现之后,航炮作为一种武器已没有前途。当时几乎所有新研制的战斗机,包括F-4,都没有装航炮。很快这一决策被实战证明是极为错误的。
7. 不重视飞行员在空战中的作用。有人认为飞行员不需要学会判断空中情况,而是由地面指挥所代替他们下决心。
飞机设计师们就是按照以上这些想法研制了包括F-4在内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这代飞机的最大速度达M2左右、有的甚至达M3, 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 重视对地攻击能力, “重型化”倾向明显。从其航空技术水平和飞机的性能来看, 确实比第一代战斗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但在6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越南战争和其他局部战争中, 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使用效果( 尤其是空战使用),并不理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在发展方向上走了一段“弯路”。这主要是因为实战中的空战作战方式与原先设想的有很大的差别。
空战的高度范围不是扩大了, 而是缩小了。这一情况引起了研究局部战争经验的专家们的特别注意。朝鲜战争中, 战斗机的空战曾发展到平流层。而越南战争中, 战斗机的使用高度不超过9000米。这一方面是由于战术航空兵遂行的任务性质决定的。轰炸机为避免进入防空导弹的毁伤区, 多半在低空活动, 担任掩护的战斗机也必须降低高度。另一方面,空战实践说明, 飞行员能目视观察到3600米以内距离的机动目标, 因而转弯半径不大于1800米较有利。在9000米以上的高度, 第二代飞机想以这样的盘旋半径实施不损失高度的速度机动是不可能的, 所以高度也受到限制。越南战争中空战格斗一般发生在1500~4500米高度范围内。
在局部战争中, 空战的速度范围也并不大, 尽管双方都具有速度超过M2的战斗机,但经常进行空战的速度范围是M0.5~-0.9。这一方面是由于空战开始的高度低, 飞机的速度受到结构强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战斗机的超音速机动性能甚差, 想在速度超过音速时获取机动性的优势是很困难的, 因而也只能进入亚跨音速范围。局部战争的经验也证明。大部分空战仍是在双方目视能见度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的, 摧毁目标还须从后半球攻击来实现。空战中被击落的飞机中约有三分之二是被空空导弹击毁的, 三分之一是被炮弹击毁的。在中东战争中, 空战格斗的比例更大, 飞行员经常能有效地使用航炮。局部战争还证明, 协同仍是至关重要的, 战斗机的绝大多数空战都是编队空战。飞行员的素质对空战的结果仍有决定性影响。
F-4服役后参与几次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说明, 尽管该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但由于设计时脱离实际,过度追求高空大速度飞行性能,以及远距离作战能力,令其在战斗中多次受挫。正是由于第二代战斗机研制时对作战环境的样式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 所以在实战中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战果。


结构特点
为满足对前所未有的高指标,F-4在设计上有着许多出众之处。
该机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翼根翼型为NACA 0006.4-64(修形)、机翼折线处为NACA 0004-64、翼尖为NACA 0003-64(修形)。前缘后掠角45°,平均相对厚度5.1%,翼尖相对厚度3%,安装角1°,外翼上反角12°。前缘有锯齿。机翼为全金属结构,外翼可折起(海军型)。中翼和内翼为一贯穿机身的双梁抗扭盒式整体结构,抗扭盒又是整体油箱,容积达2380升。前、后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由大锻件机械加工制成。蒙皮为带肋整体壁板,由6.35厘米厚板机加工制成。后梁之后还有一根由锻件加工的辅助梁,用以分担部分主起落架和减速板载荷。外翼也是双梁结构,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并与内翼连接。外翼蒙皮厚7毫米,翼尖2.5毫米。蒙皮材料多用7178铝合金,锻件用7079铝合金。机翼后缘为整体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副翼只能向下偏转30°。上翼面的扰流板可向上偏转45°,横侧操纵时两者协调动作,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操纵。后缘襟翼和外侧前缘襟翼都有附面层吹除装置。后期的E、F型改用前缘缝翼,取消吹气装置。机翼下侧起落架舱后方有一块液压驱动的减速板。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分为前、中、后三段。机身前段主要包括座舱、前起落架舱和电子设备舱,构件多为钣金件、承力部位采用锻铸件。为防止变形,进气道采用很多横向隔框,进气口前缘为锻件,经化学铣切制成。中段有发动机舱和油箱舱。与机翼连接的承力框为整体件,由铝锻件机加工制成。油箱舱在发动机舱上方,采用双壁结构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靠近发动机的结构大量采用钛合金。后段广泛采用钛和钢,下侧为双壁结构,用空气冷却。由于当时还没有在战斗机机体上采用较多份额的复合材料,F-4的重量居高不下,对飞行性能有着负面影响。
F-4曾是美国空军雷鸟飞行队及海军蓝天使飞行队的表演用机。


悬臂全动式整体平尾,下反角23°,以避开机翼尾流(英国的K和M型下反角为15°)。平尾前缘增加了缝翼。由于处于发动机燃气流中,平尾采用钢质肋骨和桁条。钛合金蒙皮和钢质蜂窝后缘。美国空军F-4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尾摇臂出现裂痕,结果迫使美国1600多架F-4飞机和其它国家600多架F-4飞机全部停飞检查,后经查明原因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差,对应力腐蚀比较敏感。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无内胎,有减摆器和转向机构,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内收入机翼。舰载型弹射起飞时,前起落架伸长。有着陆钩。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79-GE-17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涡喷发动机,发展了多种改型,装备于多个型号的美军作战飞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耗油率0.2千克/牛顿·小时(0.84千克/公斤·小时)。机内总载油量7022升。腹下可挂一个2270升副油箱,翼下可挂一对1400升副油箱。有空中加油装置,也可挂伙伴加油吊舱。
座舱布局为串列式,两套操纵系统,有弹射座椅。机头相对下垂,保证以一定迎角飞行时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对地攻击。3套独立的206×105帕(210公斤/厘米2)液压系统。冷气系统用于开闭座舱盖,伸长前起落架支柱和伸出应急冲压涡轮。主电源为交流发电机,没有电池。

火控系统
机载设备包括CPK.92A/A24G-34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AN/ASQ-19(B)通信-导航-识别系统,MS25447/MS25448计数器式加速表,AN/APQ雷达高度表,AN/AJB-7全高度轰炸系统,AN/ASN-64A导航计算机,AN/AJB-63惯导系统,AN/ASQ-91武器投放系统,AN/ASG-26前置角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R-36、-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AN/FSA-32自动火力控制系统,AN/APQ-120火控雷达,AN/ARW-77 AGM-12控制系统,TD-709/AJB-7程序计时装置,ID-1755/A备用姿态参考系统,KB-25A瞄准照相枪。
F-4B/C使用的AN/APQ-72机载截击雷达属Aero-1A火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特点为圆锥扫描、脉冲加连续波。圆锥扫描方式的缺点是测角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不好,因此使用脉冲方式完成对目标的跟踪。除雷达外,Aero-1A系统还包括AN/APA-157导弹制导雷达,AN/AAA-4红外搜索与跟踪设备,Aero-1A导弹发射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红外装置装在机头下方,作用距离为30千米。雷达天线为抛物面型,液压驱动。该雷达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大部分采用电子管电路,故体积、重量和维护性能较差。AN/APQ-120雷达是西屋电气(Westinghouse)为F-4各型飞机研制的雷达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型号,采用脉冲连续波体制。1967年至1980年已生产2000部,现在的APQ-120已用新的数字计算机改进。从AN/APQ-72到AN/APQ-120的每一代都着重在改进性能和增加功能,特别是想把空对空工作状态与空对地工作状态结合起来。AN/APQ-120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在相参接收和多普勒技术应用上也取得一些进展。天线口径为70×62.3平方厘米,重量290千克。带数字计算机的新型APQ-120属AWG-10A火控系统。
武器包括一门M61A1六管加特林机炮(部分早期型号没有装机炮,后来根据实战经验,外挂或者加装了机炮),6枚“麻雀”III或4枚“麻雀”III和4枚“响尾蛇”空-空导弹。F-4战斗机共有9个外部挂架:机身下前后成对排列4个半埋式“麻雀”空对空导弹挂架,每个可挂1枚“麻雀”导弹,后一对挂架也可各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机身下中间挂架使用Aero-27A弹射炸弹架,可以吊挂核武器、炮舱、2273L副油箱或多弹弹射炸弹架;机翼下内侧挂点使用的是LAU-17A挂架,可以挂1枚“麻雀”导弹或2枚“响尾蛇”导弹,也可以挂1个三弹弹射式炸弹架(用于挂各种炸弹);机翼下外侧挂点使用的是MAU-12挂架,可挂1400L副油箱,或使用三弹弹射式炸弹架挂载各种炸弹。最大外挂重量为6042kg。表2.1是机身中央挂架和机翼下各挂架和各种武器的转接装置(过渡梁)。
对地攻击军械载荷最大达7250千克,包括各型AGM-12“小斗犬”无线电遥控导弹、AGM-62A“白星眼”电视炸弹、AGM-45“百舌鸟”反雷达导弹、AGM-65A“幼畜”电视炸弹、AGM-78B标准反辐射导弹、核弹、各种常规炸弹和火箭弹等。
“鬼怪”携带武器的多样性对其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极为有利。1972年,在“后卫”战役中,14架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投掷了24枚激光制导炸弹,成功摧毁了越方严密防守的清化桥。此后,美军使用了22枚激光制导炸弹和7枚电子光学制导炸弹,将杜梅大桥彻底炸毁。上述战例成为了精确对地打击的典型范例。


主要武器与火控
AIM-7“麻雀”是西方国家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间最主要的超视距空战武器,是一种中程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F-4在空战中就主要倚仗这一导弹与AIM-9“响尾蛇”导弹的组合。它现在仍在许多国家服役中,但更先进的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正逐步取代它。“麻雀”导弹自1946年开始研制,到今年正逢花甲。60年间,“麻雀”导弹相继发展有12个型别,不断改进更新,颇显老当益壮。F-4在越战时大量使用了“麻雀”III改型,在目视范围外大约20公里的距离击落了极少量的敌机,当时这种空空导弹的命中率只有9%,战果平平。造成当时麻雀导弹战果不佳的原因除了导弹的性能不好外,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近也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导弹技术、机载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到70年代末,空空导弹的速度、射程、机动过载等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机载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亦达到100公里以外,这为超视距空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在此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在1982年5月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战斗机采用超视距战法用AIM-7F击落阿方10多架飞机,占击落敌方飞机总数的20%,初步形成了超视距空战的样式。这一空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达到了顶峰,共击落敌机达26架,包括4架先进的米格-29,这一数量占击落敌机总数的69%。在美军,现役的“麻雀”空空导弹主要有AIM-7F“麻雀”和AIM-7M“麻雀”。“麻雀”导弹弹长3.66米,弹径203毫米,最大飞行马赫数2.5,最大射程45公里。F-4E战斗机是F-4各型飞机中最早装备固定机炮的型别。早期的F-4战斗机没有安装固定机炮,但可携带炮舱。F-4E的M61A1型20mm加特林炮和供弹系统固定炮架上,炮架位于机身中心线上。炮架的上部支架安装供弹系统,下部Y形架及后支架安装机炮。Y型架和后支架与炮架悬挂固定,后支架上有水平和俯仰调节器。这种结构简化了机炮系统在飞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机炮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其功率要求为:当机炮射速4000rds/min时为71.9L/min(84.4kg/cm2;当机炮射速6000rds/min时为107.9L/min(118kg/cm2)。机炮旋转的加速和减速时间为0.5s,寿命为120000rds,故障间平均发数(MRBF)为10000rds,预检修期为15000rds。进弹机带有装弹机供在地面上往弹箱内装弹使用,所以往弹箱内装弹时不需要专门的外场设备。往弹箱内装弹时装弹机驱动弹带,使其进入进弹机,弹带通过进弹机后弹链被除去,炮弹被送入弹箱。
F-4E尚未采用平视显示器。该机采用的ASG-26瞄准具有空对空和空对地两种工作状态,可通过光学显示部件上的状态选择开关进行选择。选定工作状态后,再通过轰炸/武器投放开关、武器选择开关和其他开关选择各种攻击方式。1、空对空状态。是一种机炮攻击状态,瞄准具计算出前置角,并以光环的形式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操纵飞机使光环跟踪并套住目标,此时机炮的射击方向指向目标的未来位置。2、空对地状态。根据预先装定的高度、俯冲角以及目标距离等算出下沉角,并使光环按此角下沉。攻击时使光环的中心光点与目标重合,稳定跟踪一段时间后即可投放武器。
F-4E采用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是在APQ-72、APQ-100和APQ-109雷达的基础上研制的设备。把脉冲搜索雷达、连续波制导雷达和目标截击计算机三部分结合在一个装置中。天线尺寸从APQ-109的直径79cm减小到69.9cm×62.3cm,但作用距离没有降低。由于广泛地采用了固体器件,因此提高了可靠性,而且体积减小,重量减轻。AN/APQ-120雷达有7种工作状态:即“关机(OFF)、“准备”(STBY)、“空对空”(A/A)、“空对地”(A/G)、“天线固定”(CAGE——天线轴固定在武器基准线上)、“自检测1”(BIT1)和“自检测2”(BIT2)。其中只有“空对空”、“空对地”和“天线固定”3种是战斗工作状态。天线高低扫描有1行或2行两种。显示形式有下列4种:小范围B型扫描(B-NAR);大范围B型扫描(B-WIDE);小范围PPI型扫描(PPI-NAR)和大范围PPI型扫描(PPI-WIDE)。B型扫描用于空对空状态,PPI型扫描用于导航和轰炸时的地形测绘状态。3、在空对空状态,雷达从A/A24G大气数据计算机得到高度、真空速、真攻角等信息进行截击计算。从AN/ASN?63惯导装置或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获得控制天线所需的俯仰及滚动信息。从惯导装置获得偏流角。目标截击计算进行截击计算后,通过导弹发射架分别向AIM-7D/E“麻雀”导弹和AIM-9B/D/J“响尾蛇”导弹提供下列信号。
APQ-120雷达的显示器组合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器控制装置两部分。F-4E-48-MC(s/n71-236)以前的飞机,装备IP-870/APQ-120(前座舱)和IP-871/APQ-120(后座舱)显示器和C-7347/APQ-120显示器控制装置,在F-4E-48-MC以后的飞机上,把上述装置改装为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MSDG)OD-67/APQ-120。它包括IP-1093/APQ-120E(前座舱)和IP-1094/APQ-120E(后座舱)显示器以及C-8909/APQ-120E显示器控制装置。OD-67/APQ-120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除作雷达显示器外,还有显示电视图像的功能。因此,在同一个阴极射线管上,由状态开关控制,或显示雷达图像,或显示电视图像。IP-1093与IP-870显示器的直径一样。但IP-1094比IP-871显示器在长、宽各增大了19.05mm,因此显示器的面积增大了1倍,作雷达显示器用时有925条纵向扫描线;作电视图像显示器时有525条水平扫描线。因此,显示的雷达图像比原来的直储显像管的画面更清楚。电视图像的输入来自AN/ASX-1光/电目标识别系统、AGM-65A/B“幼畜”空对地导弹或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ASX?1系统用IP-1093或IP-1094作显示器(AN/APQ-120雷达不工作时)。APQ-120雷达和ASX-1系统也可以同时工作。此时前座舱的IP-1093/APQ-120E作雷达显示器,后座舱的IP-1094/APQ-120E作ASX-1系统的显示器。反之亦可。当发射AGM-65A/B“幼畜”导弹、AGM-62“白星眼”制导炸弹和GBU-8/B、GBU-9/B制导炸弹时也使用OD-67/APQ-120作显示器。而“幼畜”导弹发射后的操纵使用4504A/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的改进型)控制器。从F-4E-36-MC(S/n 67-342)到F-4E-45-MC(S/n 69-7588)的一部分飞机进行了改装,增加了AN/ASQ-153(V)电/光目标指示系统。它与AN/AVQ-23(V)-2激光指示器组合在一直,用激光照射目标,增加了制导激光制导武器的能力。能把本机或僚机发射的AGM-65C导弹或GBU-10/B、GBU-10A/B、GBU-10B/B、GBU-11/B和GBU-12/B等制导炸弹导向目标。
F-4E使用的AN/ASQ-91是一部计算武器弹道用的模拟计算机。其主要输入信号有:(1)AN/ASN-63惯导装置输出的地速、垂直速度、方位、机头真方位、航迹、离地高度、垂直加速度等各种信息;(2)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的测距信息和雷达十字线跟踪信息;(3)“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选择的状态信息。ASQ-91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分别送给:(1)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2)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机头方位误差、相对方位、目标距离);(3)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4)向所选择的武器挂架发出投放或发射信号。AN/ASQ-91计算机有6种工作状态Mü?暗涂蘸湔?武器投放”开关进行选择。(1)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2)俯冲低空减速投弹(俯冲后进行低空减速投弹);(3)俯冲拉起投弹(Dive Toss);(4)目标定位轰炸(Target finding);(5)偏差(间接)轰炸(offset Bomb);(6)发射AGM-45反辐射导弹。发射AGM-45导弹时,AGM-45反辐射导弹把测出的电波源的相对角度(位置)输入ASQ-91计算机,据此算出飞机的操纵信号,并送给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ASQ-91计算机的控制可在前座舱和后座舱的武器投放操纵板以及后座舱的计算机控制板上进行。在计算机控制板上以30.5m的精度输入目标距离、目标高度、投弹点的高度以及投弹点与目标的间距;以0.5s为单位输入从投弹点到通过目标上空的时间差。此外,还输入所投放武器的阻力系数。转动游标纵向跟踪和横向跟踪的指轮,使雷达显示器上的十字线压上目标。此时如果压下目标插入(TGT.lns)按钮,则AN/ASQ-91计算机开始计算。
左图为越战时一架携带炸弹的F-4E,该机是388联队的联队长座机,机身涂有相关标示条纹。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是F-4E对地轰炸的大脑,作为全姿态参考系统解算导航的基本参数,投放普通炸弹和核武器时进行轰炸计算。在导航状态中,AJB-7系统连续地计算出飞机的俯仰、滚动和航向姿态,并显示在前座舱的姿态指引仪(ADI)上。在后座舱只在遥控姿态指示器上显示俯仰和滚动姿态。AJB-7系统计算飞机姿态时的主要输入信息来自AN/ASN?63惯导装置。在计算飞机方位时根据罗盘系统控制器状态开关的选择,有3种情况;(1)罗盘。这是把AJB-7系统中的罗盘发射机的磁方位作为信息源的应急状态。(2)陀螺方位仪。这是根据所选择的AN/ASN-63或AN/AJB-7系统中的陀螺方位仪显示器输入而工作的状态。(3)随动状态(Slave)。这是把罗盘发射机和陀螺方位仪显示器的2种方位信息综合使用的工作状态。在轰炸状态中,根据“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的选择,AN/AJB-7系统能进行下列6种轰炸:(1)上抛(Loft)轰炸。这种投弹方式用于攻击防空火力强的目标。主要是投放威力大的核炸弹,但也可用于投放一般的武器。这种攻击方式的操纵如下:载机水平进入目标,在接近目标前急跃升,在跃升过程中投放武器,此后载机继续反转脱离目标。美国在越南用这种方法发射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攻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通常“百舌鸟”导弹载机从低空接近目标,在地对空导弹射程外飞机拉起,以45°~50°的上抛角发射AGM-45导弹,载机向反方向脱离。这样,即增加了AGM-45导弹的射程,同时载机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投放核弹时,为了获得更长的抛物线弹道,通常在空气密度小、阻力小的高空(如10670m)投弹。(2)即时越肩轰炸(INS O/S)。当所攻击的目标位置不清时使用这种方法。飞机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半滚拉起,在机头上仰角大于90°的某瞬间投出炸弹。主要用于投放核武器。(3)计时越肩轰炸(T.O/S)。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根据已知的目标坐标,预先装定突防航线和突防速度,并选定轰炸参考点。在突防航线上通过目视或雷达识别参考点,并事先装定好从参考点到目标的飞行时间。在正确地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越肩轰炸。通常使用核炸炸弹。对已知坐标的目标也可进行上抛轰炸。选用越肩轰炸是为了保证低空进入目标的突然性和投放空炸核炸弹。(4)直接轰炸(direct)。在俯冲中对目标投放武器。(5)计时水平轰炸(T-L)。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与计时越肩轰炸相似,只是在水平飞行中投放武器。(6)计时小角度减速轰炸(TLAD)。也叫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与越肩轰炸一样,低空突防和采用参考点。在预定的拉起点转为45°跃升,在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投下带减速伞的核弹。目前也常用于投放“蛇眼”等减速炸弹。


作战方式
1965年, F-4到越南战场, 使空战进入了新阶段。F-4装备的较为先进的雷达火控及武器系统使其空战攻击能力与以往的美军战斗机相比有着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中远距离的攻击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其多用途能力明显增强,既可以进行空战,也可以胜任对地攻击、乃至精确打击的任务。
其典型的作战方式为,
1、空对空截击
火力配置是4枚AIM-7“麻雀”导弹,起飞重量为20900kg,作战速度在M数2.2以下,升限21000m,以M数0.9~0.92的速度返航,作战半径为650km。
2、制空战斗
火力配置是2~4枚AIM-9“响尾蛇”导弹和1个副油箱,起飞重量为20900kg,以M数0.7~0.91的速度巡航,滞空时间2h,在1830m左右的高度作战5min。如果在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则最大速度可达M数2.4。作战半径在925~1290km之间。
3、F-4C/D对地攻击
火力配置是MK82和M117通用炸弹、AGM-12“小斗犬”空对地导弹、LAU-3火箭弹发射器等空对地武器+3个副油箱,包括副油箱的总外挂物重量不超过6000kg。采用在12000m以上巡航飞行和在目标上空作5min低空超音速飞行的“高-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925~1290km;采用“低-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550~740km。

F4H-1 (F-4A) 携带炸弹

采用空中加油时,其作战半径可以增大。


实战情况
F-4B/C/D三型战斗机都参加过越南战争,在空战中F-4战斗机总共击落107架米格战斗机,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78%以上。被击落的飞机中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
F-4B战斗机主要执行护航和空战作战任务,曾在东京湾发生过僚机把长机击落的恶性误伤事件。但其很快就被其他两种型别的飞机取代。
F-4C在空战中共击落了42架米格战斗机,其中米格-17和米格-21各21架。
F-4D于1966年开始参加越南战争。在空对空作战中,1967年6月5日,F-4D在河内近郊首次击落米格-17,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击落了44架米格战斗机,其中有12架米格-17、4架米格-19和28架米格-21。在空对地作战中参加了攻击桥梁等重要目标的战斗。例如,1972年5月12日,第8战术战斗机联队的16架F-4D战斗机攻击了杜梅桥,其中4架飞机每架带2颗907kg的GBU-8/B电光制导的炸弹,其余的12架每架带2颗907kg的激光制导炸弹。
以色列的F-4G“野鼬鼠”参与了贝卡谷地之战。1991年美军的同一型号参与了海湾战争。

问题与缺点
但是,F-4在实战中也暴露了很多缺点。美国飞行员当时采用的战术是根据自动导引系统的指令实施程序飞行, 借助雷达瞄准具用空空导弹攻击敌机。实战表明, 这些战术是不成功的。因为第二代战斗机,例如F-4的最大飞行速度虽已达到M2左右, 但不能进行超音速持续飞行,而且超音速机动能力较差, 空战主要是在亚音速范围内进行。另外,当时的“麻雀”空空导弹的作用范围、作战效能还都很有限,实战效果十分不好。由于敌我识别技术尚未完善,存在着错误识别的危险,F-4不得不放弃了视距外发射导弹攻击敌机的能力。所以,F-4的空战方式与以外的战斗机相比,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变化。
右图为一架F-4C正在转向越军地面目标。越南战争实期, 美国战斗机被用来实施对地攻击。越南用机动性能较好的亚音速战斗机来对付载弹的F-105飞机很有效。美国随即建立了战斗机掩护编队, 用空空导弹迫使米格-17放弃攻击, 但空空导弹的命中概率相当低, 经常只有百分之几。越南空军在空战中经常采用一些新战术, 如利用速度较小、飞行高度较低的米格-17作诱饵, 而让装有导弹的米格-21在较高高度上待机, 当担任掩护飞机攻击米格-17时, 米格-21即发起突然攻击, 这使得美国战斗机的损失率不断上升。
越南战争和其后的一些局部战争中, 协同作战仍然显示重要作用, 战斗机的空战绝大多数仍为编队空战。各种战术机种编队任务的变化, 是战斗机战术上的新发展。编队常由伴动队和突击队组成。显示佯动队假意图的有很多战术方法, 如割裂敌机战斗队形, 引诱敌机进入突击队所在区域等等。力图在敌机下方实施攻击。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的实战经验表明,F-4不能满足未来空战的要求。其中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1.预警指挥机对空战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保证了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的警戒,并能向已方在空中巡逻的战斗机通报敌情, 并引导战斗机进入有利攻击位置。据称, 预警指挥机能使空战效果提高7.5 ~30倍。F-4与当时的预警机的协同开始使得上述特点的优越性得以体现。
2.超视距空战日显重要。由于预警指挥系统和机载探测系统的发展, 战斗机远距探测能力明显提高。F-4代表了这一向超视距空战的转变的趋势。
3.近距空中格斗仍是空战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空战包括超视距空战和目视格斗空战两个阶段。由于空空导弹已具有全向攻击和良好的离轴发射能力, 所以在空战中应尽快使机头指向目标。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空战战术, 同时对飞机的敏捷性和机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F-4在这一方面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4.空空导弹已是空战的主要武器, 航炮已降到辅助地位。F-4服役时,中距空空导弹不具有很好的机动能力,近距格头导弹也不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不大, 命中概率不高, 航炮并不能被完全替代。随着机载火控系统和航炮性能的提高, 航炮的作战效能也有所增强, 仍不失为一种辅助性的空战武器。
5.编队空战仍是基本的空战形式, 协同作战能力和飞行员的素质仍对空战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编队规模一艘较小, 同一编队的飞机一般不宜超过4架。多机空战可缓和和缩小对抗飞机之间的性能差距。
6.飞机的下视和发现低空飞机目标的能力尚未提高, 导弹的上射、下射能力不强,在实战中进行导弹攻击限制很多。
7.敌我识别仍然是限制空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空军在越战中规定不允许只凭载机敌我识别装置的判断而实施攻击,直接影响了原本已经不太强的F-4超视距作战能力的发挥。


F-4的主要型别

F-4A(原F4H-1) 舰载舰队防空战斗机,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J79-GE-2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1千牛(7200公斤)。没有机炮,装AN/APQ-72空中截击雷达,带4枚“麻雀”III空-空导弹。第一架原型机1958年5月试飞。继两架原型之后订购了21架试验用的飞机和24架预生产型飞机,预生产型(公司编号为Mode 98AM)飞机于1959年首飞。共生产了45架。
F-4B(原F4H-1F,下图)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用的基本型全天候战斗机。装两台J79-GE-8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A型和B型都是防空和空战型战斗机,在当时“以导弹代替机炮”思潮的影响下,两者都没有装备机炮。其火力控制设备基本相同,装备的是视准式光学瞄准具、Aero-1A机载导弹控制系统和投放战术核炸弹用的AN/AJB-3(或-3A)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Aero-1A系统包括AN/APQ-72单脉冲搜索/测距雷达、AN/APA-128(F-4A)或AN/APA-157(F-4B)火力控制组(也称目标截击计算机或连续波制导雷达)和AAA-4空对空红外探测器。有部分F-4B飞机被改装成几种专用飞机,计1架EF-4B、2架NF-4B、228架F-4N和44架QF-4B等。飞机有两套操纵系统,后座雷达操作员也可进行操纵。共生产649架,包括12架F-4G。美海军将226架翻修,编号改为F-4N,第一架1973年2月交付,1978年春交付完毕。

RF-4B(原F4H-1P) B型的侦察型,1965年3月试飞。侦察系统同RF-4C,无军械,单操纵系统,共生产46架。30架于1978年底改装,增加了AN/AAD-5红外线扫描设备、AN/APD-10侧视雷达、AN/ASN-92舰上惯性导航系统和AN/ASW-25自动着舰系统。
F-4C(原F-110A,下图) 由B型改进的空军用战术战斗机。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主要改变是增加了空对地攻击能力和在后座舱加装了飞机操纵系统。火力控制设备方面的改动是: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用APQ-100雷达代替APQ-72,主要改进是增加了地形测绘和手控投弹时显示距离的空对地功能;用AN/APA-157代替AN/APA-128,拆掉了AAA-4红外探测装置;系统编号改为Aero-1A。此外,把AN/AJB-3换成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增加了AN/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和A24G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等。虽然翼下挂架可以挂各种炸弹和火箭弹发射器,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瞄准设备,攻击精度不高。C型飞机于1965年参加了越南战争,战争后期约有27架F-4C(s/n 68-594~611和s/n 69-349~357)装备了AN/ARN-92罗兰D,用作盲目轰炸时的瞄准测距器(pass finder)。机翼内侧挂架可挂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采用两套操纵系统,空中加油装置改为伸缩套管式,代替原来的锥套式。1963年5月试飞,1966年停产,共生产583架,包括出口西班牙36架。

RF-4C(原RF-110A,下图) C型的侦察型,用于取代RF-101。为携带侦察设备,机头加长0.84米。带3种主要侦察设备;侧视雷达,用于记录航路两侧地形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夜间侦察地面情况用的红外探测器;前视和侧视照相机。侦察系统由后座控制。YRF-4C于1963年8月试飞,生产型于1964年5月试飞,1973年底停产,共生产505架。

F-4D C型的改型,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用来代替F-105D。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其1号机(s/n 64-929)于1965年12月9日首飞,1966年3月10日开始交付,共生产了825架。F-4D的火力控制设备增加了AN/ASG-22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在后座舱中增加了1个电视显示器和外挂的AN/AVQ-10或AN/AVQ-23激光系统吊舱。D型飞机装备的Aero-1A系统使用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组分别改为AN/APQ-109和AN/APA-165,增加了空对地测距和手控地形跟踪功能。在第27批以后的飞机的机头加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IRST)。部分D型飞机的对地攻击武器增加了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AGM-62“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以及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等。D型飞机也参加了越南战争,而且F-4D-32以后的部分飞机(约51架)装备了能利用东南亚地区罗兰站进行盲目轰炸的AN/ARN-92罗兰D。装备了AN/APS-10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的飞机可以使用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1965年12月试飞,共生产825架,其中包括出口伊朗32架,出口韩国36架。
F-4E(下图) D型的多用途改进型,主要用作制空战斗机,兼顾对地攻击。装两台J79-GE-17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机身内增加一个7号油箱,总载油量增加。外部挂架数量保持不变,但在前机身内增加了1门固定安装的20mmM61“火神”6管炮。F-4E-41于1967年6月30日首飞,截止到1978年5月31日,共生产了1383架,占F-4的各型飞机生产总数的26.6%,是F-4中生产最多的型别。除美国空军外,还装备了德国(前西德)、韩国、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埃及等国。目前仍在韩国、以色列、土耳其和埃及等国服役。F-4E战斗机装备的火力控制设备有: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Q-120雷达、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和外挂式的激光照射/ 跟踪吊舱等。F-4E-42-MC(s/n 66-236)以后的部分飞机装备了AN/APR-36和AN/APR-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最终有72架被改装成F-4G“野鼬鼠”电子战飞机。1973年初,F-4E-48-MC(s/n 71-237)以后的飞机装备了AN/ASX-1电/光目标识别系统。后期又用机翼前缘缝翼代替吹气襟翼。1967年6月试飞,截止1978年交付1350架,是F-4各型中生产数量最大的。
F-4EJ 1968年11月日本决定仿制的F-4E,由美国提供两架,其余由日本生产(部分零件由美国提供)。1971年1月试飞。更改设备包括尾部警告雷达和为三菱重工业公司AAM-2空-空导弹配套的发射装置。共生产了140架,1981年5月停产。
RF-4E 德国等国使用的侦察型,除J79-GE-17发动机和侦察设备外,基本上同RF-4C。共生产了138架。
F-4F 德国订购的简化型双座战斗机。机翼采用前缘缝翼,以改善机动性,取消了惯导系统、轰炸系统和空中加油装置,导弹只能用“响尾蛇”,飞机重量减轻1500千克。德国订货175架,1973年5 试飞,1976年7月停产。
F-4G B型的改型,装AN/ASW-21数据交联通信系统,只生产了12架。

F-4J F-4J是作为F-4B的后继机研制的舰载防空战斗机。3架原型机都是用F-4B改装的,第1架原型机于1965年6月4日首飞,批产型飞机于1966年5月27日首飞。1966年10月1日开始交付,同年12月27日VF101中队开始改装成F-4J战斗机。1969年根据美国海军的加强“响尾蛇”导弹截获能力(SEAM)计划,加装了目视目标截获系统(VTAS),后来又加装了AN/AYK-14计算机。总共生产了522架F-4J战斗机,其中有248架后来改装成F-4S战斗机,15架卖给了英国,剩下的飞机被改装成DF-4J和EF-4J。装J79-GE-1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00公斤)。采用可向下偏转16.5°的副翼和前缘开缝的平尾,从而降低进场速度,改善着舰性能。改用AN/AWG-10脉冲多普勒火控系统、AN/AJB-7轰炸系统、30千伏安发电机。1966年5月试飞,共生产了522架,1972年停产。
F-4K(下图) 英国海军用的改型,由B型改进,但采用了F-4J的某些成果。装两台英国自制的加力式斯贝(开始是RB-168-25R Mk201,后改用Mk202、Mk203)涡轮风扇发动机,进气口加宽152毫米,增加了进气门。用AN/AWG-10脉冲多普勒雷达火控系统,机头雷达罩可折转,以减小飞机长度,适应英国服役中的航空母舰。采用了F-4J的可下垂的副翼和带开缝前缘的平尾,平尾下反角减小到15°。主起落架加强,前起落架支柱加长至1.02米,从而能以最佳安装角弹射。装马丁-贝克弹射座椅,武器包括“麻雀”空-空导弹和“马特耳”空-地导弹。1966年试飞,生产型1969年交付,共生产52架。

F-4M 英国空军用的改型,基本上同K型,用F-4C的低压轮胎和更大的刹车装置,取消平尾的开缝前缘。1967年试飞,共订货118架。50%零件在英国制造。K型与M型换装斯贝发动机,效果不理想。据报道,虽然斯贝发动机的推力比原来的增大12%,但由于外形尺寸特别是直径较大,飞机的某些性能却下降了,如英国型F-4的速度只能达到M2.1,低于其他F-4型号。
F-4S 美海军将265架F-4J改为S型,先加强结构,使服役寿命延长96个月,然后改装前缘缝翼、改进的J79-GE-10B发动机和AN/AWG-10数字式武器控制系统。两架原型机于1977年试飞,改装工作到1983年完成。
F-4G“野鼬鼠” 美空军把116架F-4E改型为F-4G“野鼬鼠”型,专用于发现、识别敌方地面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阵地,并用反辐射空-地导弹攻击,配合其他战术攻击飞机完成任务。该机除一般的电子干扰设备之外,还有定向天线、计算机控制的接收装置、信号活动监视设备和地对空导弹发射告警装置。F-4G拆去了前机身左侧的20mmM61机炮,武器挂架的数量与F-4E相同。外挂的空对空武器有AIM-9“响尾蛇”和AIM-7“麻雀”导弹;空对地武器有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GBU-15制导炸弹,“石眼”反坦克子母弹,通用炸弹,CBU-87综合效应弹药,航空火箭弹和炮舱等。
在中东多次局部战争中,特别是在1982年的叙以贝卡谷地战争中, F-4大出风头。叙军在贝卡谷地部署了20个SA-2 、SA-3 、SA-6导弹营。为了扫除这些威胁, 以军先出动小型无人机诱骗目标雷达开机, 尔后出动大批F-4“鬼怪”和F-4G“野鼬鼠”飞机使用灵巧炸弹和反辐射导弹(在距目标雷达约35公里处发射AGM -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仅用了6分钟就摧毁了19个叙利亚导弹营, 取得了显赫的战果。
F-4CCV 根据美国空军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联合研究计划,在F-4上加装前翼的试验机,用以鉴定随控布局技术在战斗机上的应用。装有全权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和瑞典的Saab-37一样,前翼的位置选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上方,以在机翼上产生有利涡流,修改外侧襟翼用作进行机动载荷和直接升力控制的襟副翼。为研究随控布局技术,需要减小安定性,为此在后机身下面装了铅块,使重心后移,前翼面积约3.72米2。1972年4月首次试飞。
QF-4 QF-4靶机系F-4"鬼怪"飞机的遥控操纵改型,大量用于美国先进对空武器试验。英国BAE系统公司是向美空军提供QF-4靶机的唯一供应商,它将在其位于Mojave的工厂完成改型工作,生产工作将于2008年7月结束。
第5000架F-4


改进改型
为了延长F-4的使用期,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目前都在对其现役的F-4飞机进行设备更新,以提高作战能力。这些改型工作包括:
美国 1986年,美国空军正式与波音公司军机部签订了一项合同,为美国战术空军司令部的300多架F-4E和RF-4C研制并安装先进的数字式机载设备和武器发射系统。此NWDS(Navigation and Weapon Delivery System)改进计划包括:与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相联的数据总线,新的任务计算机,机载设备接口单元,数据传输系统和新的座舱控制与显示系统。NWDS计划采用了B-1B、F-16和A-6上的一些技术,使F-4E的攻击精度能达到前线战斗轰炸机的水平。改装的第一架F-4E于1987年中期试飞,1989年9月8日交付美国空军,1990年9月改装完毕。
德国 1986年,德国国防部开始实施一项所谓的“ICE”(改善战斗效率)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将对正在德国空军第71和74战斗机联队服役的110架F-4E“鬼怪”II型战斗机进行设备更新。更新内容包括:用APG-65全数字式多功能雷达替换原来的APQ-120型雷达。这种先进的X波段雷达具有30项空对空及空对地功能,以及扫描跟踪10个目标的能力,并可以同时显示其中的8个目标。APG-65雷达子系统包括一个低旁瓣平板阵天线,一台16位存储器和一台具有电子反干扰措施的雷达数据处理器。另外还将更新雷达控制板及敌我识别系统,安装一台数字式火控计算机,H-423激光制导导弹发射器,惯性平台,CPU-143/A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一台带有先进应用软件并具有抗电子干扰及其它干扰能力的MIL-1553数字式数据总线。改型后的F-4F最多可携带4枚AIM-120空-空导弹。这项改型工作由德航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APG-65雷达将由德国引进专利在AEG无线电公司生产。1986年12月,该计划进入了全尺寸发展阶段,1991年有2架验证机已开始试飞,其中一架装有AN/APG-65雷达,另一架装有AMRAAM发射系统。此外,德国还计划把另外40架F-4F进行部分改装,改装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总线、惯导系统和大气数据计算机,将来也可能按照ICE的标准进行改装。
日本 1987年日本开始实施F-4EJ的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日本航空自卫队将对它现有125架F-4EJ中的100架进行设备更新。更新内容包括安装AN/APG-66火控雷达,LN-39惯性导航系统,平视显示器,CP-1075/AYR大气数据计算机,AN/APX-79A敌我识别系统以及J/APR-4Kai雷达告警系统。改进后将称为F-4EJKai,这些飞机将可以携带AIM-7E/F“麻雀”和AIM-9P/L“响尾蛇”导弹,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还可携带2枚ASM-1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任务。此外,日本还计划把另外17架F-4EJ改成RF-4EJ战斗/侦察机,这些飞机和现有的14架RF-4EJ将装备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AN/APQ-172雷达和数字式显示器,其电子情报吊舱是在汤姆逊-CSF公司的Astac系统的基础上研制的,Astac系统普装在法国空军的“幻影”F1-CR上。改型后的飞机将主要用做近距空中支援,不再执行截击制空任务。预计全部的改装工作将在1995年完成。
日本的RF-4E侦察型的外形与RF-4EJ改型易于区别,RF-4E配备一个照相机舱、机舱内配有雷达和多种照相机设备,而RF-4EJ的外形则与RF-4EJ改进型战斗机类似,机载照相设备以外挂夹舱挂载。由于战术侦察机的任务危险性和技术难度较高,机上除了照相设备外还需配备监视雷达、精密导航系统、红外探测装置和电子干扰装置等,执行全天候侦察照相任务,并保障任务的安全。航空自卫队于1972年引进RF-4E 14架,目前还有12架在服役。RF-4E是美国盟国广泛使用的战术侦察机,机上原配备有:AN/APQ-99型前视雷达、AN/APD-10型侧视雷达、AN/ASN-55型惯性导航装置、AN/AAS-18A型红外探测装置、J/APR-2型雷达警告装备和机舱侦察照相系统等,该机经过性能升级后,具备图象处理能力的AN/APQ-172型雷达取代原来的AN/APQ-99型雷达,并以J/APR-5型雷达预警装置取代原来的J/APR-2型。
RF-4E的机舱内共装有三种侦察照相机,分别是KS-87B型前方侦察照相机、KA-91B型高高度全方位侦察照相机、KS-127A型远距离侦察照相机。其中KS-87B型是一种可将镜头焦距设在3、6、12、18英寸的侦察照相机,这种相机采用宽为5英寸、全长为500英寸的底片系统,该机集中了自动曝光控制和前置补偿,每秒钟可拍摄6张照片。KS-87系统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侦察相机,KS-87B型可作前方倾斜、垂直侧倾方向拍照。KA-91B型是一种镜头焦距为91英寸的全方位侦察相机,使用宽为5英寸、长为500英寸的底片,可拍摄出大范围的广角照片,适用于中高空侦察照相任务使用。KA-91B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简化维修,这种相机的最大优点是能作区段扫瞄,可设定不同的横跨跟踪扫瞄角度,能左右自由摄影或作60度至93度的拍摄。照相机并且具有内建式滚动稳定装置以保障底片的质量,为了减少载机运动时所导致照片影象模糊,KA-91B型还使用特殊的传动镜头前置补偿装置。KS-127B型是一种装置在侦察机机舱内并且特别适用在远距离倾斜照相任务的侦察相机,可选用照相底片或光电感测器工作。KS-127B型的镜头焦距为66英寸,使用宽为5英寸,长为1000英寸的底片,具有主被动稳定、自动对焦和影象稳定等特点。配备KS-127B型相机的侦察机通常在35000英尺执行任务,至少可拍摄到35公里以外的目标区。
KF-4EJ是在1993年进行改装的新型战术侦察机,机上装备有包括AN/APQ-172型前视雷达在内的新型雷达、导航设备,该侦察机经过修改后可根据任务需要使用三种侦察夹舱,执行任务时这些夹舱通常挂载于侦察机的机腹中线位置。
第一种夹舱是战术侦察(TAC)夹舱,内装3部照相机,分别是KS-153A型低空侦察照相机、KA-95B型高空侦察照相机和D-500型中低空夜间侦察照相机。KS-153A型装设在夹舱的前段位置,它装有3个对焦距80厘米的镜头,对侦察机前斜方目标进行照像。KA-85B型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全方位照相机,它装有一个12英寸镜头,并使用5英寸底片,可拍摄出最大覆盖角度190度的大范围广角照片。这样相机最大优点是区段扫瞄,最多能设定6种横跨跟踪扫描角度,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易于维修的优点。D-500型是一种红外直线扫瞄器(1RLS),是由AN/AAD-5型1RLS发展而来,可用广角式窄角模式拍摄地面的红外连续画面,并且拍摄时能在-20度至+20度范围的滚动中作电子自动修正。
第二种是远距离侦察(LOROP)夹舱,夹舱内装有KS-146B型照相机,夹舱中段两侧各装有一个照相观景窗。KS-146B型照相机装有一个对焦距高达1650厘米和超长镜头,由飞行员控制对目标区进行高空远距离左右斜向照相。这种照相机具有极高的分辨率,侦察机在30000英尺以上高度飞行时,具有对18.5公里至92.6公里范围内长度为1米目标的识别能力。最新的EDKS-146型照相机已改用CCD感应阵列取代传统的照相底片,能即时将侦察影像以数字方式传送到地面接收站,或是以机上的数字式录音带作记录。
第三种是战术电子侦察(TACER)夹舱,它采用RP222780-G01型电子侦察装置,能够大范围侦测并接收各种电波,经识别后判定其发射位置,同时也能传送到地面接收站进行处理。在配备了战术电子夹舱后,RF-4EJ便可执行电子情报汇集任务。
韩国 韩空军运用新技术对现装备的F-4、F-5等几种机型进行现代化改造,为F-4战斗机安装了APG-68型机载雷达、夜间低空导航设备、红外搜索设备,以及先进的武器投射系统等,可携带AIM-7"麻雀"和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具有中远距攻击能力。
以色列 为延长F-4的使用寿命,增强其执行任务的能力,改善飞行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维护性,以色列空军制定了“鬼怪”2000的改进计划。改进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飞机蒙皮和机身、机翼内的油箱,重新布线,装2套MIL-STD-1553B数据总线,更新液压系统并重新布置,减少机载设备盒的个数,增加自我诊断功能,在进气道侧面增加小边条,以改进飞机的机动性和稳定性,此外对座舱的舒适性和仪表布置也将进行改进。在该改进计划中选用的机载设备主要包括:诺登UTC多模态高分辨率雷达广角平显,集成化通讯和通讯/导航系统,改进的电子对抗系统和自卫干扰系统。机载设备的改装工作由艾尔伯特公司统一负责,中央数据处理器由以色列目前F-16C/D上装备的ACE-3改进而来。1987年8月11日,“鬼怪”2000原型机首飞,1989年4月9日改进后的飞机正式交付以色列空军,1991年2月5日首次投入使用。到1991年年中,已有20多架飞机完成了改装,并保持每月2架的改装速度。此外,以色列还于1986年提出了“超级鬼怪”的F-4改装方案,主要是用普惠公司的PW1120发动机取代原来的J79发动机,并对飞机的结构和机载电子设备进行改进。1986年7月30日,换发后的“超级鬼怪”开始试飞,试飞结果表明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1987年的巴黎航展上,以色列展出了他们改装的F-4战斗机,并表示可以为全世界的F-4用户提供改装服务。
关于F-4价格,到1974年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共接受订货4974架,其中美国国防部订货3976架,计划费用104.91亿美元,平均每架264万美元;国外订货998架,共支付50.66亿美元,平均每架507万美元。
尽管F-4在实战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不乏血淋淋的教训,但该机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占据了世界战斗机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总的来说,F-4不愧为战后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中的经典之作,将空战装备的技术水平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为后来大获成功的各种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02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6-22
弹弓=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

AV-8 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垂直 - 短距起落攻击机,有两种差别比较大的型别 ,AV-8A 和 AV-8B 。
  AV-8A 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购买的英国“鹞” MK50 垂直 - 短距起落攻击机 ,  主要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侦察。美海军陆战队共购买 102 架 AV-8A,1977 年全部装备部队。 AV-8B 是 AV-8A 的改进型,由美,英联合研制,装备美海军陆战队的称 AV-8B “鹞”Ⅱ,装备英空军的称为“鹞” GR.MK5 。该机于 1981 年 11 月首飞 ,1989 年开始装备部队  , 美军装备各型 AV-8B共235 架。除美、英外,西班牙、意大利也装备了该机。
性能特点:
  ①安装了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夜视镜等夜间攻击设备,夜战能力很强。
  ②起飞滑距距离不到 F-16 战斗机的三分之一,可在 365 米长的场地起飞 ,  适于前线使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垂直 / 短距起降攻击机。
  ③可以机动、灵活、分散配置、不依赖永久性基地。
  ④垂直起降时航程短,载弹量小,而且操纵较复杂,事故率较高。
    ⑤亚音速飞行,低空攻击,易被击落,战损率较高。
主要改型:
  AV-8A 。美国海军陆战队购买的英国“鹞” MK50 垂直 - 短距起落攻击机 (  共购买 120 架 ) 。主要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侦察。
    AV-8B 。AV-8A 的改型机,由美国与英国联合研制。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
    “鹞” GR.MK5  装备英国皇家空军的“鹞”Ⅱ,除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外,也执行侦察任务,基本与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 AV-8B 相同。
  “鹞” GR.MK7  英国皇家空军“鹞” GR.MK5 的改进型,机上装有前视红外系统夜视镜。可以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 1990 年 9 月 12 日交付部队。
  AV-8B Plus 。AV-8B的改进型。换装发动机,装备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前视红外系统,除 AV-8B 的武器外,还可发射“麻雀”、 AIM-120 、“鱼叉”和“海鹰”等导弹。 1993 年交付使用。
基本数据:
    乘员            1人(单座),2人(双座教练)
    动力装置        一台“飞马” 11-21(F402-RR-406) 推力转向涡扇发动机
    最大载油量      10527 千克(带副油箱)
    最大速度        0.92 马赫
    转场航程        3641 千米(不空中加油,带4个副油箱 )
    续航时间        3 小时 ( 离基地 185 千米 )
    起飞滑距距离    435 米 ( 最大起飞重 )
    作战半径        167 千米    短距起飞 (366 米,带 12 颗 MK82 “蛇眼”炸弹,内部燃油, 1 小时空中巡逻 ) 1101 千米 高 - 低 - 高,短距起飞 (366 米,带7颗MK82 “蛇眼”炸弹, 带副油箱,不作空中巡逻 )   
    载弹量          3062 千克 (垂直起飞)、>7710 千克 ( 短距起飞 )
    机长            14.12 米
    机高            3.55 米
    翼展            9.25 米
    最大起飞重量    14061 千克 ( 短距起飞 )、9342 千克 ( 垂直起飞 )
    武器            机身下有两个机炮 / 弹药舱,各装一门 5 管 25 毫米机炮,备弹 300 发。典型的武器外挂包括 2 或 4 枚 AIM-9L “响尾蛇”、“魔术”或 AGM -65“幼畜”导弹; 16 颗的 226.75 千克普通炸弹; 12  束集束炸弹; 10 颗“宝石路”激光导引炸弹; 8 颗燃烧弹; 10 个火箭发射吊舱; 6 个箔条或红外曳光弹吊舱;或 ( 除了机身下边炮舱外 )2 个翼下机炮吊舱。
    火控系统        AN/ASB-19(V)2 角速度轰炸系统
    导航设备        AN/ASN-130A 惯性导航系统
    电子对抗设备    箔条弹 / 红外曳光弹投放器、AN/AL-164 防御性电子干扰吊舱
作战运用 :
        1991 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在沙特阿拉伯部署了 60 架 AV-8B,  参与了对伊拉克的空袭。“沙漠军刀”地面进攻期间,伊拉克炮兵对突入雷区和障碍地带的多国部队构成严重威胁,美军使用 AV-8B 和 A-10 等飞机实施压制。 AV-8B 每队在空域待战 20 分钟,每 15 分钟换一队,发现目标立即攻击,效果较好。 1 月 29 日 ,1 架 AV-8B在空袭行动中,因事故坠毁 ,2 月又损失一架。
  科索沃战争中,共有 8 架 AV-8B 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袭作战 ,  主要担任对南军地面目标空袭任务。
识别特征:
  ①机头呈略尖的圆形,径向尺寸较短。
  ②悬臂式上单翼,小展弦比后掠机翼,翼根厚,翼稍薄。机翼下装有下垂副翼和起落架舱,两翼下各有一较小的辅助起落架,轮径较小,起飞后向上折叠。翼尖有喷气反作用操纵阀。有十分明显的下反角,这是 AV-8B 的一个典型特征。全动平尾,也带有明显的下反角。单垂尾根部设有机背进气口,前缘略呈弧形,垂尾呈三角形,根部有向后伸出的尾锥。
  ③单发,无切口式前喷管。进气道在机身两侧,进气口成半圆形。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04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6-22
铉炮=F/A-18战斗机 

F-18是一种舰载战斗机,A-18是一种舰载攻击机.由于二者是在同一原型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即一机两型,机体完全-样,只是在武器装备上有所差别,所以统称F/A-1B,绰号也一样叫“大黄蜂”.1974年正当美国空军提出“轻型战斗机”计划,并开始研制原型机的时候,美国海军也提出了研制多用途战斗机的要求.当时称之为VFAX计划,后来改称海军空战战斗机计划.1974年诺斯罗普公司的YF一17在YF一16的原型机竞争中失败,幸运的是诺斯罗普的工作没有白做,1975年他们的YF-17被海军选中,这就是F/A-18的原型机.
  
  1976年1月美国海军又与麦道公司签定合同并以麦道公司(现已并入波音公司,称波麦公司)为主与诺斯罗普公司一起联合研制 F/A-18“大黄蜂”。后经过进一步的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制造、试飞,到1983年1月初步形成作战能力.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共订购1366架,此外,加拿大订购138架,澳大利亚订购75架,西班牙订购84架,均已部分交付使用.F-18A大黄蜂是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攻击机。有YF/A- 18A/B、F/A-18A、RF-18A、F/A-18B、F/A-18C和F/A-18D等6种型别,共生产了1137架,其中150架是双座教练型,112架是侦察型。
  F-18A大黄蜂是第1种生产型,主要用于舰队防空和舰载攻击机的护舰,有些飞机也用于执行空对面攻击任务。
  
  主要的火力控制设备包括AN/AVQ-28平视显示器、AN/AYK-14中央任务计算机(2台)、AN/APG-65脉冲多普勒雷达、多功能显示器、外挂物管理装置、AN/AWG-21反辐射导弹(AGM-78)控制器等。执行空对地攻击的机型座舱中的显示器有些变化,并装备有前视红外(FLIR)和激光光点跟踪器(LST)。
  
  F/A-18E/F是最新改型,其主要特点是增大了航程、每侧机翼处增加1个外挂架,而且机翼内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提高到2400kg,增加了载弹量和提高了作战能力。其电子系统中约有90%与F/A-18C/D通用,雷达选用了AN/APG-73 (AN/APG-65的改型)。
  
  F-18A大黄蜂战斗机的武器控制系统包括攻击显示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参数测量(传感器)分系统和外挂物管理/控制分系统等4个主要部分。
  
  攻击显示分系统包括AN/AVQ-28平视显示器和3个完全一样的阴极射线管下视显示器-多功能显示器(MFD)、主监控显示器(MasterMonitorDisplay-MMD)和水平情况显示器(HorizontalSituationDisplay-HSD)。主监控显示器显示所有飞机系统的告警信息和资询信息。它也是多功能显示器的备用设备,能显示前视红外信息。水平情况显示器是主要的导航显示器。数据处理分系统包括大小30余个计算机,如AN/AYK-14中央任务计算机(2台并行工作)、雷达信号处理机、雷达数据处理机、外挂物管理计算机、显示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等,全部程序大约有779K。表3.1列出了主要几种可编程和ROM计算机的CPU和存储容量。
  
  参数测量分系统包括AN/APG-65雷达、AN/ASN-130惯导装置、AN/AAS-38前视红外装置、AN/ASQ-173激光照射/测距器和大气数据传感器等。
  外挂物管理和控制分系统包括AN/AYQ-9外挂物管理系统和AN/AWG-21导弹控制器等。
  
  在海湾战争中,F/A-18是美国舰队的主力作战飞机.F/A-1B采用单座双发后掠翼和双立尾的总体布局.机翼为悬臂式的中单翼,后掠角不大,前缘装有全翼展机动襟翼,后缘有襟翼和副冀,前后缘襟翼的偏转均由计算机控制.停降在舰上时,外翼段可以折叠(副翼位于外冀后缘).翼根前缘是一对大边条,一直前伸到座舱两侧,据说因此可使飞机能在60度的迎角下飞行.机身采用半硬壳结构,后机身下部装有着舰用的拦阻钩。尾翼也采用悬臂式结构,平后和垂尾均有后掠角,平尾低于机翼,使飞机大迎角飞行时具有良好的纵向稳定性;略向外倾的双立尾位于全动平尾和机冀之间的机身两侧.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前起落架上有供弹射起飞用的牵引把.座舱采用气密、空调,内装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风挡和座舱盖分别向前、后开启.F/A-18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F404- OE-400低涵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2千牛.进气道位于翼根下的机身两侧.机内可带4990千克燃油,机头右侧上方还装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
  
  F/A-18是一种超音速的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主要特点是可靠性和维护性好,生存能力强,大迎角飞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据介绍,该机的机体是按6000飞行小时的使用寿命设计的,机载电于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为30飞行小时,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00小时,电子设备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检能力.到目前为止,F/A-18共有9个型别,有单座的,也有双座的.出口加拿大的编号为CF-18A,澳大利亚的有 F/A一18A/B,西班牙的编号为EF一18,还有一种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为F/A-18L型.F/A-18A为基本型,是一种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护航和舰队防空;如果换装部分武器后即为攻击机,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该机翼展11.43米,机长 17.07米,机高4.66米;起飞重量15740千克(空战),22328千克(对地攻击);最大平飞速度1910公里/小时(高空),实用升限 15240米,作战半径740公里(空战)、1065公里(对地攻击),转场航程3700公里(不空中加油).机载设备有休斯公司的AN/AGP-65多功能数字式空对空和空对地跟踪雷达,在空对空工作状态时可跟踪10个目标、向飞行员显示8个目标.另有ALR-67雷达警戒接收机,四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两台AYK-14数字式计算机,以及利顿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两台凯撒公司的多功能显示器和费伦第/本迪克斯公司的中心式屏幕显示与乎视显示器等。
  
  主要武器有1门20毫米机炮,备弹570发.共有9个外挂架,两个翼尖挂架各可接1枚.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两个外翼挂架可带空对地或空对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和AIM一9“响尾蛇”导弹;两个内翼挂架可带副油箱或空对地武器;位于发动机短舱下的两个接架可带“麻雀”导弹或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AN/ASQ一173激光跟踪器、攻击效果照相机和红外探测系统吊舱等;位于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技副油箱或武器.F/A一1BC和D型还可带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和“幼畜”(又称小牛)空对地导弹.最新的改型是F/A-18E/F"超级大黄蜂"。
  
  F/A-18E/F"超级大黄蜂"
  
  自从1991年1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取消A-12研制计划以来,美国海军的主力战斗/攻击机面临着后继无“机”的困境。随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提出,在现有F/A-18C/D(以下均简称为C/D型)的基础上发展改进型F/A-18E/F(简称为E/F型)的方案,其中E为单座型、F为双座型。 1992年这一方案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当年援款10.89亿美元,已研制费估计需要80亿美元。按计划,第一架E/F将于1995年首飞,1999年初步形成作战力量,总产量估计可达500架以上。经过努力,首架E/F终于在1995年9月18日出厂,11月29日作了处女飞行。今年2月15日,第二架飞机(E2)先期飞抵马里兰州帕围森特河,交付美国海军试飞中心,随时准备进行试飞。第一架飞机(El)2月底到达。所有7架改型试验机都将在1996 年内开始试飞。
  
  由此可见,改进型E/F的研制计划进展顺利,使美国海军后继无"机"的情况得以缓解。正如当时的麦.道公司的副总裁兼F/A-18飞机的总负责人米查尔.西尔斯说,当A-12飞机的研制计划被取消时,海军航空兵和麦-道公司都陷入团境,但随之而来的E/F的发展,给参与此项目的各方均带来了望。
性能参数:

该机翼展11.43米,机长17.07米,机高4.66米;起飞重量15740千克(空战),22328千克 (对地攻击);最大平飞速度1910公里/小时(高空),实用升限 15240米,作战半径740公里(空战)、1065公里(对地攻击),转场航程3700公里(不空中加 油).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06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06-22
  沙暴=CH-53直升飞机

60年代初美海军陆战队希望装备一种重型运输直升机,随后西科斯基公司的CH-53D被选中,开始了H-53系列在海军陆战队中的辉煌历史。上图为第二架YCH-53A原型机。CH-53D1964年10月14日首飞,1966年十一月服役。CH-53“海上种马”中型运输直升机是美海军直升机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大量的两栖运输任务。CH-53常被布置在海军的两栖攻击舰上,是美海军陆战队由舰到陆的主要突击力量之一。该机采用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64-GE-413涡轴发动机,单台推力3925马力。单主旋翼加尾桨的普通布局,机舱呈长立方体形状,剖面为方形,有多个侧门和一个大型放倒尾门方便装卸工作。CH-53是美军少数能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借助机上设备在标准军用基地自行起降的直升机之一。CH-53D已经由CH-53E型替代,所有D型则转移到夏威夷陆战队基地做后备用途。CH-53和纵列双旋翼的CH-46在今后的几年内将逐步由MV-22“鱼鹰”倾斜旋翼机替代。
  
  1968年研制开发的HH-53突击运输直升机是CH-53的改型,越战中被广泛应用于突击救援任务。它改装了两台单台推力3435马力的T64-GE-7涡轴发动机。HH-53的机组成员为两名飞行员和一名随机工程师,机上可运载38名士兵。HH-53配备了用于自卫的7.62mm“迷你冈”加特林机枪和若干12.7mm机枪。
  
  MH-53E“海龙”是H-53系列中的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空基反水雷任务(AMCM),另外也用于运输任务。该机1983年服役,84年替换了最后一架CH-53E。MH-53E由CH-53E改进而来,机体重量增大,载油量也大大增加,改用三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64-GE-416涡轴发动机,单台推力4380马力。MH-53以航母、两栖攻击舰或其他战舰为基地执行运输任务,一次能够运送55名士兵或16吨有效载重飞行90公里,或运载10吨有效载重飞行900公里。执行扫雷任务时,MH-53可以拖带一个综合多功能扫雷系统,外形类似一条双体小船,携带有多种探雷设备和扫雷器械,包括MK105扫雷滑水撬、ASQ-14侧向扫描声纳、MK103机械扫雷系统。使用直升机执行反水雷任务可以减少扫雷人员可能遇到的危险。
  
  更先进的MH-53J“铺路III”(下图)由HH-53改进而来的。HH-53曾是越战中主要的特种作战运输直升机,在航天计划中也曾经用于将宇航员从返回舱中运送到舰艇上。美空军为提高特种作战战斗力执行了“铺路III”计划,9架MH-53H和32架HH-53被改进成了适合全天候作战的MH-53J。
  
  MH-53J是H-53系列中的最新改型,用于执行低空远程全天候突击任务,主要为特种部队渗透作战提供机动和后勤保障。MH-53J是美军目前重量和功率最大的直升机,并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直升机之一。发动机改用两台通用电气T64-GE-100发动机,单台推力4330马力。为适应低空全天候渗透任务,MH-53J装备了地形跟踪回避雷达和前视红外夜视系统(机头鼓起处,不透明半球状为雷达,下部带有橙色镜头的是红外夜视转塔),并装有任务地图显示系统。MH-53J除上述系统外,还装备了惯性全球定位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任务计算机。借助这些设备,MH-53J能准确的自行导航和进入目标区域。
  
  该机装备有必要的自卫武器,包括反坦克武器、7.62mm“迷你冈”加特林机枪或12.7mm机枪吊舱。MH-53J能一次运送38名士兵或14名躺卧伤病员,此外其外挂吊钩能挂9000千克货物。MH-53J采用两个涡轴发动机,主旋翼和尾桨均为全金属自润滑结构。其外观上与以往的H-53系列飞机不同之处是平尾位于右边,面积更大,呈上反海鸥翼型。机组成员为两名飞行员和两名机枪射手。
  
  在海湾战争期间MH-53J执行了多种任务,而且是最早进入伊拉克领空的盟军作战机种之一:在“沙漠风暴”大空袭开始之前,MH-53J运送特种部队士兵和AH-64协同潜入伊拉克,一举摧毁了伊军早期预警雷达,在敌防空网中为盟军打开了一条空袭通道。作为特种作战的辅助力量,MH-53J为盟军的各国地面部队执行了大量搜索、救援任务。MH-53J是“沙漠风暴”中第一种成功完成救援被击落飞行员任务的机种。战后MH-53J还参与了救援库尔德人的人道救援行动、巴拿马危机救援行动和前南地区救援行动。
  
  目前MH-53已改进到了M型。为提高MH-53M的自卫能力,2002年中美空军考虑将诺?格公司研制的定向红外干扰器(DIRCM)装备MH-53M。DIRCM系统由一个定向干扰头和一个高能光源组成。为提高干扰能力,还可用一个多频段激光器取代干扰头。目前已经装备DIRCM系统的美国空军特种作战飞机有MC-130和AC-130。当前MH-53M仍装备老式的ALQ-157红外干扰系统,为英国BAE系统公司产品。美空军计划购买30套DIRCM系统,并于明年同诺?格公司签订为期5年、价值2.2亿美元的合同,提供37套与DIRCM系统配套使用的机载航空电子设备,对现有MH-53M进行改装。
  
  CH-53D基本技术数据
  机身长:20.3米26.5米(旋翼转动)
  机高:7.2米
  全重:21000千克
  主旋翼直径:21.7米
  最大航程:1064千米
  最大升限:4150米
  最大速度:294千米/小时
  最大载重:37名士兵,或24名躺卧伤员及4名医护人员,或3600千克货物
  机组乘员:正副飞行员各一名,一名空勤人员
  
  HH-53C基本技术数据
  主旋翼直径:22.2米
  机身长:20.7米30米(旋翼转动)
  机身高:7.23米
  机身重:10559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1240千克
  最大速度:353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6120米
  航程:972千米
  
  MH-53E基本技术数据
  机身长:22.34米(机身)30.18米(旋翼转动)
  机高:8.63米
  全重:21000千克
  主旋翼直径:21.7米
  最大航程:1802千米
  最大升限:9300米
  最大速度:241千米/小时
  机组成员:正副飞行员各一名,一至六名空勤人员,视任务而定
  
  MH-53J基本技术数据
  机身长:28米
  机身高:7.6米
  旋翼直径:21.9米
  最大速度:264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4849米
  最大起飞重量:18900千克22700千克(应急情况)
  航程:1134千米
  单价:2500万美元(1993年币值)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10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06-22
旋刃=眼镜蛇直升飞机

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家族可以追溯回1960年代中期,当时是为了让美国陆军在越战中使用而研发。这种攻击直升机后来因美国海军陆战队前线火力支援直升机的需求而进行了改良及革新。超级眼镜蛇够在低空高速飞行,肩负着歼灭着陆区敌方部队和装甲,以及在海军陆战队进攻时提供掩护的任务。超级眼镜蛇可以在任何天候下,于日间或夜间完成这些任务。它的武装包括一门20mm机炮、拖式飞弹和地狱火飞弹,以及遏止地对空飞弹攻击的电子反制装置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12重新编辑 ]
离线知风草

发帖
2571
能量块
1440
经验值
80374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06-22
滑翔机=A-10攻击机

A—10“雷电 Ⅱ”(有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47雷电),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又译仙童)公司于60-70年代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亚音速近距双发单座空中支援攻击机,也是当前美国或西方最好的亚音速攻击机。主要作战目标是坦克群、战场其他活动目标和重点火力点。

A-10由美国费尔柴尔德(FAIRCHILD,又译“仙童”)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单座双发近距空中支援攻击机。1966年,根据越南战争的教训,美军提出了研制新型单座近距支援攻击机,以取代老旧的螺旋桨式攻击机A-1的计划,即A-X计划。1967年4月美国空军开始招标,并把标书分送给21家公司。军方公布了招标书总体的战术技术要求是:必须能挂载大量的攻击武器;要求能长时间地进行战场压制;低空机动性好和有较高的生存性;担当前线空中控制员(FAC)以协调和指挥友邻空军对地面部队的支援。A-10还有支援搜索、援救和特种部队作战的任务。1970年12月18日,空军选定诺斯罗普和费尔柴尔德两家公司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诺斯罗普公司设计的原型机编号为A-9,费尔柴尔德公司设计的原型机编号为A-10。

1972年5月10日A-10首次试飞,经过280多次对比试飞后于1973年1月18日空军宣布选中A-10。同年3月1日费尔柴尔德公司获得1亿5930万美元的合同,进行全尺寸研制和制造10架原型机。后因美国国会把拨款减少到1亿零740万美元,因此改为制造六架原型机。1975年2月15日原型机首次试飞,同年10月21日第1架生产型飞机首飞。1977年10月形成初步作战能力,装备的第1个作战部队是第354战术战斗机联队,以后相继装备了第355、第81、第174、第434、第10、第23战术战斗机联队和第175、第422、第917、第926战术战斗机群等。

1972年10~12月,经过284个飞行小时的全面对比鉴定试飞,1973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A-10获胜。随即与费尔柴尔德公司签订了价值1.593亿美元的合同,制造10架预生产型飞机供研究、发展、试验和鉴定使用,其中6架用于发展试验,4架用于鉴定。同时与通用电气公司签订2760万美元的合同,订购32台配套发动机。1975年10月21日A-10生产型试飞。
A-10 1975年开始交付,1984年停产,总共生产了713架,其中有30架N/AWA-10。A-10的研制费共计3.285亿美元,其中机体及设备2.11亿美元,发动机3600万美元,机炮1100万美元。空军花费的研究、发展、试验和鉴定费约为4.23亿美元。A-10在1982年的单价为960万美元,在美空军中算是一种价格低廉的作战飞机。2005年3月,最新改进的A-10首飞,后定名为A-10C“雷电”Ⅱ。A-10C“雷电”Ⅱ的改进升级是美国空军自1972年以来对现役飞机实施的最重要的技术改造项目,耗资3亿美元。到2009年,主承包商洛·马公司将按合同完成356架A-10飞机的升级任务。经过升级改进,已有30年役龄的A-10“雷电”的使用寿命将延长到2028年,就是说,它将创下美军攻击机服役55年的记录。通过持续改进,A/OA-10开初的使用寿命是8000小时,相当于大约使用到2005财年。计划修改的使用寿命超出12000h,相当于使用到大约2016财年。按最近的长期计划,机群中的A/OA-10要达到2028年,这相当于近似18000~24000h寿命。老机新改、巧省经费,老武备改出新战力,这也是美空军坚持多年的一条发展武备之路。

性能:

A—10从设计开始就确定为亚音速飞机,因为战术攻击作战并不需要太大的速度,亚音速飞行更能提高对小目标的攻击命中率。A—10采用无后掠角的平直近矩形下单翼,机头处有一个用38毫米防弹钢制作的澡盆形座舱,加上机腹另有50毫米厚的装甲,低空飞行生存力很高。全机装甲重量达到550千克,有利于突防。据称,可抗23毫米(苏式)机炮的打击。

A—10的矩形平尾两侧装有双垂尾,2台TF34—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列安装在后机身上方,呈“推进式”构形。该机主起落架可向前收入机翼前缘的短舱内,一门使用贫铀弹头的30毫米7管速射机炮装在机头下方,可攻击装甲车辆。全机共有11个挂架,最大外挂量7250千克,可挂Mk 80型常规炸弹28颗或“宝石眼”Ⅱ型集束炸弹20颗或若干CBU—52/71/38/70子母弹箱或6枚“幼畜”型空对地导弹加2枚AIM—9E/J“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或4个火箭发射巢……

主要机载武器有1门30毫米机炮,备弹3350发,射速为每分钟2100—4200发,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车,威力较大。另有11个外挂架,机身下1个、中央翼下2个、内翼段2个、外翼段6个。典型外挂方案分别为28颗MK82或6颗多 功能炸弹;8颗900千克炸弹;8颗BLU—1或 BLU一27/B燃烧弹;4个火箭发射架120颗“石眼”II集束炸弹;6枚AGM—65“幼畜”和2枚AIM—9E/J“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以及MK82或84激光制导炸弹等。最大挂载量7258千克。每个挂架的能力是,机身下挂架接2268千克,中央翼下技架和内翼段挂架每个挡1587千克,外翼段接架每个挂45千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10采用了大量的装甲,具有较高的生存力。该机机身腹部和座舱周围都有钛合金装甲保护,装甲总重550千克。座舱周围的装甲呈盆形,装中厚度38毫米,机身腹部装甲厚50毫米。获说,这样的装甲可承受23毫米高技炮弹的打击。

A—10飞机只有两种型别。一种大量生产的单座攻击型A—10A,到1984年停产为止,总共生产了68架(包括6架预生产型),现仍为美国空军的主要近距支援攻击机。AWA—10共生产了30架。A—10A飞机的翼展17.53米机长16.26米,机高4.47米;最多起飞重量22680千克,前线机场起飞重量14395千克(带四颗MK8炸弹和75O发炮弹);作战飞行速8713千米/小时(高度1500米),实用升限9144—11000米,转场航程4850千米,近距支援作战半径463千米(留空时间2小时),起飞距离610米

(前线机场起飞重量),着陆距离335米(前线机场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 两台通用公司的TF34-GE-100高流量比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40.94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AN/ALQ-69雷达告警接收机,AN/AVQ-19平视显示器,CPU-12导航计算机,AN/ASN-141惯性导航系统,AN/ARN-118特康导航设备。AN/AWG-(ACS)武控系统,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AN/AAS-35激光搜索和跟踪系统吊舱,AN/ALQ-87及AN/ALQ-119电子对抗吊舱等。

武  器 装1门30毫米GAU-8/A 7管速射机炮,射速为2100-4200发/分,可使用1350发贫铀弹。11个挂架,最大外挂量为7250千克。可挂各种对地攻周武器,典型挂弹方案为:28颗Mk80炸弹、20颗“石眼”II集束炸弹、若干CBU-52/71/38/70子母弹箱、6枚“幼畜”空地导弹和2枚AIM-9E/J空空导弹、4个火箭发射架等。

尺寸数据 机长16.26米,机高4.47米,翼展17.53米,机翼面积47.01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出厂空重9771千克,作战空重11321千克,起飞重量(最大)22680千克,(正常)20032千克,机内载油重量4853千克,最大外挂载荷7250千克。

性能数据 限飞速度834千米/小时,作战飞行速度(高度1500米,6枚Mk82炸弹状态)713千米/小时,巡航速度(高度1525米)623千米/小时,(海平面)55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9144-11000米,转场航程4850千米,作战半径(近距支援)463千米,(侦察)750千米,(纵深攻击)1000千米,起飞距离610-1372米,着陆距离325-762米。


   YA-10B 是费尔柴尔德公司自筹资金在YA-10A 基础上研制的夜间/全天候(Night/Adverse Weather)型号。加装了第二个飞行员座位,垂尾也相应加大。YA-10B 装备了 LN-39 惯性导航系统和 AN/APN-194 雷达高度表。但是座舱“浴盆”钛装甲并没有延伸到后座,作战时后作武器操作官要大叫“阿门”了。

   YA-10B 为了能执行夜间/全天候任务而挂载了红外/雷达传感器吊舱,可以向飞行员提供夜视图象。吊舱挂载在机腹中心线挂架上。在生产型中将移到主起落架的导流罩中。


  费尔柴尔德公司把 YA-10B 作为具有全部作战功能的教练机来推销,后来又说成是空中压制飞机,但是美国空军对它根本就不感兴趣。最后, YA-10B 作为海上攻击机向海外市场推销,也未获成功。

    另外,在2005年1月20日,美国佛罗里达埃格林空军基地,最新设计的A-10C型“雷电”Ⅱ攻击机进行了第一次飞行。

  这种飞机改良了精确交战技术,能够接受更多的打击高价值目标的任务。
[ 此贴被知风草在2008-06-22 17:14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